第三章 穷阴:脉脉含情(下) (第2/2页)
了,若昭的声音突然变得咬牙切齿。 “我看不见!” 且似撒娇。 终于有点像扳回一局,不逗她了。李世默伸出另一只空闲的手把帐子拉开,没有什么衣冠不整的,除了露出一截精瘦的腰身和右下旁肋底端窄窄的伤痕,白雪皑皑的大地上裂开一道丑陋的谷。 第一次很清醒地看到那人的身体,哪怕就是一小块,也足够让她僵在原地许久至面色潮红。 李世默汗颜。那么吃惊干啥,又不是第一次看,隆平十二年正月十五德阳城外的山中,她差点把他扒光了。 随即意识到那时候的若昭并不清醒,只怕也不愿意有人提醒回想起来,李世默打了俏皮话。 “要上药快点,很冷的。” “哦。” 脑子转过来才想起自己那样子肯定很傻,若昭忙低头捣鼓药粉,倒在掌心中,另一手无名指蘸取点点,不敢太重,凉津津的指尖缓缓游走在已经结痂的刀疤处。 药粉相触有熟悉的火辣辣的痛。但凉意的指尖是陌生的,不同寻常的凉意游走过心上带起一阵火。 让李世默觉得,就这样一直呆下去也很好。就这样一间小小的帐子,帐外风雪,帐内炉火正旺。 遐思间埋首上药的李若昭突然开口问道。
“你这伤,哪儿弄的?” “不是说了吗,战场。” 李世默话音已落,专注上药的小小人沉默了很久。 直到李世默以为这事儿已经翻篇的时候,垂首蘸药的若昭突然开口。 “和你对战的西突骑兵,他们大多使用弯刀。” 李世默眨巴眨巴眼。 所以,怎么啦? “弯刀的穿刺能力不强,留下的伤口大多以划伤居多,划伤的特征是伤口长而不深。当然也不排除有的西突骑兵改用唐制长刀,同样会留下划伤。但如果在骑兵高速冲锋的环境下,这样的力道如果是捅伤,会对穿的。” “所以……” 若昭还在专注着在他那一道伤口上,似乎说出口的话与她毫无干系,但确乎无比清晰地回荡在两人耳边。 “你的伤口,刀口很窄。迎击西突的泾州之战发生在十一月中旬,一个多月之前的伤现在还疼,说明刀伤很深,不是划伤,是捅伤。但是又没有对穿,说明不是骑兵长刀冲锋时留下的。以及,一个没有对穿的伤,一个多月之后还要上药,说明受伤的时间也不对。” 到最后语气已经很是不善,到这一刻起先前的轻松荡然无存。李世默心下咯噔一声,面上却还勉强糊着一副僵硬的笑意。 “所以,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把最后一点儿药粉仔仔细细涂抹均匀,若昭收手,把瓷瓶盖拧紧,抬头看他,竟然咧开嘴笑了。 “我猜的,我不知道。” 那就是什么都知道了。 以她的聪明,多半能猜出这刀伤来自匕首,正面捅穿,发生在泾州之战后。在长安,不太可能是重伤卧床不起的关河。 那就是…… “不是你想的那样的,也不是她动的手。这是我的选择,她没有逼我。” 李世默没明说那人是谁,但他确信,若昭明白。 “我什么也没说。” 这么解释太敷衍,李若昭忙接着道。 “我确实什么都不知道,你要瞒的,那是你的做法,我不该干预。世默,该说抱歉的始终是我。” 一场旖旎最终以互相无法触及却又过于心知肚明的话结束,李世默觉得自己有罪。 更觉得自己罪不可赦的是若昭,她收好药瓶,整个人似在轮椅上缩成一团。她费力地自己把轮椅转过去,落下一句干涩的话。 “你好好养伤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