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桃花逆水流_第一章 洛阳:洛阳城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洛阳:洛阳城防 (第2/2页)

   送走田六,萧岚并不确定会不会有人跟上来。他拉上御寒的破成了絮状的包巾,露出一双转悠悠的眼睛。

    既然到了洛阳城里,不四处逛逛不合适吧?

    从北市出发向西南,过新中桥便能看见的道德坊,是洛阳县治所所在。萧岚余光微微扫过,县治森严,不方便过多逗留。他看了一眼人流,继续若无其事地向南晃悠。

    再往南即是南市,与北市多马匹、铁铺等多走旱路的大宗货物的交易不同,南市显然生活气息更重。书肆、食铺、茶馆林立,又因了远离皇宫二城的束缚,而显得生机勃勃。

    南市周遭是大片大片的民房。与长安幽居关中之中,规整、守序的气氛不同。靠近运河,与水亲近的洛阳城要显然灵巧生动得多。加之西北战火烧遍了整个关中,洛阳并未被波及,暂且勉强糊上了安居乐业的幌子。

    但这安居乐业的幌子也是绷紧了的。孟全义打洛阳,不出一日便拿下洛阳城,好在最大程度保留了洛阳的完整。但随即整顿军备,时时刻刻防止来自河东和河朔的侵扰。

    这就是起家于河南,起家于天下之中的弊端,身似浮萍,无根无依。

    萧岚忍不住默默腹诽,当年他觉得李若昭这一步棋宛如天方夜谭,如今看来,居然成了真。

    在南城,伊水入洛阳分东西两条水道,两条水道之中即是长夏门。萧岚行至正对长夏门一个人多眼杂的墙角,因为人流量大反而显得不那么引人注意。他从兜里摸出个碗,席地而坐,扶着墙根半瘫好,一副乞丐模样似的开始敲碗。

    眼睛却时不时瞟向长夏门前的守卫。

    这一坐就是从卯时中坐到酉时中。

    以他的观察,一班差不多一百人,值守一个时辰,六个时辰一轮班。也就是说,一个城门守卫一天总计是六百人,洛阳八门即是四千八百人。考虑到徽安门近含嘉仓和皇宫二城,守卫一天按五千人算。

    加上城墙上的守卫。萧岚大体靠在墙边数了数,一坊的宽度大约有五名守卫,洛阳城长宽皆十三坊,六十五乘六十五,不考虑皇宫二城大约在四千二百人左右。

    但城墙守卫离他太远,不知道换防的情况是怎样的。假设和前门守卫一致,一个时辰一换防,六个时辰一轮班,那就是二万五千人左右。加上门前值守的五千人,光是城坊一日便有三万人?

    当然,城墙上如果一日之内住了三万人,这是不现实的。那只怕城墙上人挤人都走不动路了。

    还有一种可能,城墙守卫和城门守卫会互相换,例如,六个时辰换班的城门守卫会在三个时辰后守城墙。这样一来,估计的总人数还要再折半。

    那就是说,洛阳城坊日常大约是一万五千人左右。

    如果卫茂良在,应该一眼就能看出来洛阳城防的秘密。但萧岚不行,毕竟他没带兵打仗过,全靠自己硬估。

    萧岚在破麻布的遮掩下苦笑一声。

    能支持一万五千人的日常巡防——他记得卫茂良曾经和他说过,城防守卫与实际的兵力储存,大概在一比五左右的样子。如果是战时,城坊的比重会大大增加,达到一比四甚至一比三。

    那孟全义可以控制的核心兵力,大概就是五万到六万。

    考虑到战时的临时征兵,加上周围大量村民的涌入,洛阳城可调用的兵力将在八万左右。

    极限不可能超过十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