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称雄传_第四章 马车论道(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马车论道(中) (第2/2页)

过些什么书,又是在何处读的书,但想要过科举这一关,就先得从开封府的解试中脱颖而出才行,而开封府的解试取额也只有一百人左右。”

    刘珞苦笑一声,面上却不见颓色道:“国舅就不要打击我了。但既然有人能过,为何我就不能是其中之一呢?”

    曹佾嗤笑道:“过?想要在开封参加发解试,你可有开封户籍?或者可有亲人在开封居住,且能证明你在开封居住足七年?”

    见刘珞呆呆发愣,曹佾继续道:“你连自己是谁都忘了,别说读书考试,就是寻个工做也难。”

    刘珞这才反应过来,好家伙,原来自己成了“偷渡”到大宋的黑户了!

    没有身份证,没有户口本,放到后世,去工地搬砖人家都不敢收!

    良久,曹佾见他迟迟不说话,忍不住道:“某以为你会求某。”

    刘珞正色答道:“国舅能带我出那林子,又捎带我回汴梁城,于我而言已是活命的大恩,已经不知道该如何报答。我知以国舅的本事,帮我在开封府落个户籍,不是大事,但...”

    “但什么?”曹佾有些好笑,“难道你还有所谓的文人风骨,吝于求人?”

    “有些话,我怕触怒国舅。”刘珞摇头表示自己不是那等迂腐之人。

    “讲来!”曹佾倒好奇他会说些什么。

    刘珞面容诚恳道:“我也知豪门之家,往往会蓄养文如门客武如死士,这些人只知有家主,不知有朝廷,我...”

    曹佾闻言哈哈大笑,指着刘珞道:“好你个小子,你以为自己是谁,也配某延纳?我曹家世受皇恩,家姐贵为皇后,汴梁城中富贵如曹家者不足一掌之数,某蓄养你所谓的文人死士为何,造反不成吗?”

    刘珞轻声道:“曹家自然不会有不臣之心,但我只愿做大宋的臣,却不愿做谁的家臣。”

    包括赵家,刘璐心中暗道,让我去辅佐徽宗赵佶那样的玩意儿,还不如去梁山混来的有出息。

    “只愿做大宋的臣,不愿做谁的家臣...”曹佾呢喃重复了一遍刘珞的话语,抬起头看着车厢的顶板,仿佛要看穿了去,“倒是赤子之言!”

    “不敢当国舅的赤子二字,我只是想为大宋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观秦汉隋唐,盛极一时者,或二三十载,或五六十载,大治之后必然大乱!大宋开国至今已有...”卧槽,尴尬了,现在的官家在位多少年了?

    曹佾倒是没有嘲笑他,只因北宋的这头几个皇帝换年号比换女人都勤!太祖赵匡胤用了三个,是最少的,太宗和真宗分别用了五个,赵祯这位官家更是把年号当成了后世的网名一般,到如今已经有了七个,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庆历、皇祐,天晓得往后还得取多少...

    不是钦天监那种专业人士,寻常士子都不见得能搞清楚这些位官家每个年号用了几年。

    “如今已是皇佑五年,官家登基也有三十载了,还有七年,我大宋立国便有百年了!”曹佾很是暗暗夸赞了一番自己的算术。

    刘珞知道赵祯的在位时间很长,得有个四十多年,看来自己在这位以“仁”为名的官家手下,还有十来年好日子过…

    但转念一想,北宋南宋好像各自只有一百五十来年,也就是说,再过五六十年,这北宋就要玩儿完了?

    那时候自己才多大,不到七十吧?

    难道那时候古稀之年的自己还要携家带口的“移民”到杭州去?

    “当今官家广施仁政,泽被天下,可以说是自大唐太宗高宗以来最好的时代了。”刘珞暗搓搓的拍了官家一记,“但大汉自宣帝之后,便再无起色,元帝偃武修文,独崇儒家,当年宣帝在位时便言道,乱我家者,太子也!

    大唐自太宗奠定基业,高宗文治武功,东灭高句丽,西通西域诸国,然玄宗恢复李唐之后便声色犬马,以致安史之乱断送了泱泱大唐的气数!

    我听闻如今汴梁城中秦楼楚馆鳞次栉比,灯火至次日天明方灭,文人sao客无不以词曲博名声,文恬之武嬉之。然则北朝仍踞幽燕,西夏虎视眈眈,连交趾撮尔小国都对我大宋垂涎久已。

    太祖曾对南唐言道:卧榻之旁,岂容它人酣睡?

    如今卧榻之旁,已不是人,而是择人而噬的异族野兽,为何满朝上下,相公大臣们,反而都似眼盲耳聋了一般!?”

    “竖子敢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