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密集的大反转【求追读】 (第2/2页)
此时也被齐乐山的深情,给感动地稀里哗啦地。 一切都貌似真相大白了, 但有些看电影比较带脑子的观众,还是觉得逻辑有点不能自恰。 “齐乐山既然这么爱夜莺,怎么可能忍心把夜莺分尸后扔车尾箱?齐乐山的说辞还有很大的疑点!” “确实有点不合理。” “是不是……” 还没等观众展开讨论,影片突然又来了个大反转! 随着一道破门的声音响起,一群神秘的黑衣男子冲了进来, 原来他们是军情八处的特工,来这里是为了‘灭火’, 他们要消灭证据和掩盖事实! 他们要包庇像三老,或者说和三老一样的上层人士! 随着特工头目把老实憨厚的警察大海一枪打死,整个凶杀案顿时就被拔高到了另一个层面。 一行人千辛万苦,终于挖掘出的秘密,竟然带出了影藏在暗处,更大的秘密和危机…… 真相,往往比事实更加可怕。 因为事实,是已经发生的真实确定的事,它是过去。 而真相,则是真实事物的呈现,它是现在,是未来。
“超哥竟然不励志了!” “嘶——不能想,细思极恐。” “……” 这是影片里的第三颗希区柯克式定时炸弹。 但在李晓超看来,这颗炸弹的目的,其实不是揭露社会的阴暗面,而是为了二度唤醒影片中角色的人性和勇气。 于是在后续的剧情中,在几位手无缚鸡之力的电影人的勇敢配合下,齐乐山大显神威,再次达成了一波团灭。 而最终逃出生天的这群电影人,在经历一番内心的挣扎后,最终还是决心要把三老凶杀案翻拍出来。 只不过,国内肯定是不行了。 于是他们辗转国外,最终影片成功上映。 而在影片上映的时候,故事迎来了影片最大的反转。 男主李家辉竟然在现场,看到了一个最不可能出现的人: 夜莺! “卧槽,这什么情况?” “夜莺竟然没死!” 影片密集的大反转,让观众们都直呼受不了。 没想到哪怕到了影片的最后,剧情竟然都还在反转, 男主李家辉以为自己的推理已经是真相了,但没想到齐乐山早就预判了男主的推理,在剧情上直接杀了个回马枪。 李家辉之前在马桶上捡到还没烧完的纸屑,其实是齐乐山对他的误导! 事情的真相,是夜莺没死,齐乐山当初本可以和她一起逃走, 但为了让夜莺的余生不在追杀和流浪中度过,齐乐山选择留下来,制造了夜莺已经死亡的假象。 既然夜莺没死,那法国医生后尾箱的女尸,又是谁的? 是齐乐山临时杀了个人,塞进去的? 还是刚好巧合碰上,然后齐乐山才回到现场,通过误导男主,把两个案子联系到一起? 其实到最后,真相已经显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就像影片中的演员调侃观众过渡解读的那段一样, 男主李家辉最终还是放弃了追赶夜莺。 原作后面其实还有一段关于这群电影人,可能发生了船只意外的留白, 但李晓超还是选择把故事,停留在了李家辉目送夜莺的表情上。 就如《车四十四》那般, 李家辉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