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2/2页)
一名男子看着远方一个高耸的水塔心中明白,距离汉华厂已经快到了。 作为省委里的年轻俊彦,岳松华有些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的调查对象,竟然会是一个小小的大集体厂。 如果说汉华厂因为是第一批军改民的厂子,他代表省委过来研究还说得上重视外。 上级领导突然让他来查汉华厂下属的一个大集体厂,这难免会让外人惊异:这是不是大材小用了呢? 岳松华既然称得上是年轻俊彦,那自然想得很透彻。 他不觉得这有什么大材小用的。 如果说,一个全国第一个国企改革承包人的身份,都称不上重要,那他只会觉得,自己觉悟太低,政治敏锐性不足,还要好好学习。 这一点,他在路上,也对随行的几名干部再三耳提面命: “正因为这件事情重要,敏感。我们到了地方以后,就更要观察细致入微,绝不能走过场,走形式。 对于任何东西,都要仔仔细细调查,认认真真研究。同志们,明白了吗?” “是,岳处。”
…… 连阳县城的老城门楼子旁边,有一个寻常人见了总是奇怪的地方。 好像一年四季都关着门,但偏偏又时常能见到有人将熊掌燕窝,鲍参翅肚等等各色山珍野味昂贵食材送进去。 今日,罗哲早早便到了这里,他左看看,右看看,心中不由赞道: 原来,这里就是二叔喜欢的私房菜呀。 见客人长辈都还没来,罗哲便坐在一张椅子上,跷着二郎腿,细眯着眼睛,仿佛在回想着什么。 他很气愤地发现,自己好像真的有些看走眼了。 那个女人的靠山,仿佛真的不是潘正华,而是那个死了爹娘的孤儿朱弦越。 三根小黄鱼拿去承包罐头厂,加起来就是将近一万块呢,这是多么庞大的一笔财富! 每次想到这里,罗哲都会有些遏制不住的嫉妒,愤恨: “这个姓朱的,到底是藏了多久祖上的黄金,用什么本事,躲过了那么多次的运动,最终在这个紧要关头拿了出来吗?” 随着调查的深入,罗哲又发现,事情好像变得更加迷雾重重了。 如果朱弦越真的有金子,又怎么会一直吃百家饭,受那么多罪了吗? 好在,自己知道的还不算晚,他心想:这个朱弦越的钱,说不定就是偷了厂子里的。 正好,三舅家的孩子亏空了几千块,算到他身上正合适。 先把人抓了,再好好搜一搜,肯定能有罪证。就算搜不到,也能想办法搜到。 如果能顺着这个线索,找到刘月朝与朱弦越同流合污的证据,那更是一桩美事。 忽而,他又想到二叔今天凑起这顿昂贵饭局的来意,心中更加火热。 潘正华的改革久久没有成效,反而让厂子里的资金更加困难,不得不继续追加申请搬迁经费。 这个事情,让不少一心想着早些去城里养老的领导干部心生怨气。 上一次厂委会议就是例子,动一动厂领导班子已经成了不少人的心声。 这一回,他罗哲……抓到了机会! 没错,这一次饭局宴请的客人,赫然就是祁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