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章 杀机暗藏 (第2/2页)
br> 历史学什么? 就好象翻垃圾堆,从一堆垃圾里找出有用的资料,将之整合润色,印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关键在于解读,而不是还原真相! 毕竟史官写史,早失了公正的立场,流传下来的史料,到底有多少是真实的,谁都没数,因此不能仅仅执着于从故纸堆中挖掘真相。 当然,老师不会这样教学生,需要自己从日常学习中领悟要点。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个历史事件,站在不同的立场,读取的视角自然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 史料本身的价值只是提供一个平台,真正有价值的,是根据整合润色过的史料,发表出来的观点能自圆其说。 王宵开始阅读一位位皇帝的过往生平,他是历史系出身,很快就抓住了重点,沉浸进去。 …… 养心殿! 卫渊让王宵拟定兴安皇帝祔庙一事很快就传到了太后那里。 “砰!” 太后猛一击御案,恨声道:“他们怎么敢?” 是的,太后自临朝称制以来,从未对兴安皇帝祔庙说三道四,不是她不想,而是先帝毕一生精力都没办到,换了她孤儿寡母,朝中又没有自己人,更不可能办成。 可是北静王居然把这样棘事的事情交给王宵,这不是明着告诉她,要蹲在一边去抓王宵的小辫子么? 王宵是个小角色,她的面子难看啊! 黄公公从旁道:“娘娘恼也没用,若是下旨强行阻拦,只会徒涨了某些人的威风,娘娘今后再要做些事情,只怕更难。”
“朕该怎么办,难道白白看着王宵一事无成,又或者出了差池被治罪?” 太后铁青着脸。 黄公公沉吟道:“奴婢是看着那小子从泥坑中一点点爬出来的,颇觉惊艳,遂将他推荐给了娘娘,或许能给娘娘带来意外之喜。” 太后眸光明灭不定,咬着嘴唇不语。 贾府! 中春时节,天气渐暧,在和煦暧阳的照耀下,花园里,蜜蜂蝴蝶盘旋,宝玉与诸女,正以春色以题吟诗。 “林meimei,该你了!” 宝玉刚吟完一首,自我感觉非常不错,回头向黛玉笑道。 这些日子以来,黛玉始终兴致不高,一直为自己当日辱骂王宵内疚,她很想向王宵当面道歉,可惜贾府就如一座牢笼,出不去。 她也很少打发紫鹃去外面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府内诸女的供给由王夫人安排,自己出去买,等于变相的表达对王夫人的不满。 正如葬花吟中所唱: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林meimei?” 见黛玉不理,宝玉催促。 “我没兴致,做不出来。” 黛玉摇了摇头。 宝玉顿时脸沉了。 湘云、三春诸女均是面面相觑,无不暗暗叹了口气。 气氛正尴尬的时候,宝钗快步走来。 “宝jiejie,出什么事了?” 湘云迎上前,问道。 宝钗道:“刚刚从我哥那儿得到个消息,王宵进了翰林院,立刻就被打发去cao办兴安皇帝祔庙之事啦。” 虽然宝钗内心的天平渐渐倾向了张文墨,但到底对王宵还是有些关心,她既无能为力,也不能帮王宵排扰解难,只能过来与姐妹们分享,当个谈资,排解下怛忧的心绪。 惜春哼道:“这又算什么事儿,进翰林院不就得做事么,难道朝廷白养着他吃白饭不成?” 宝钗道:“你不懂其中的关键,先帝毕其生之功,都未能为兴安皇帝祔庙,旁人是能拖则拖,现在翰林院将差使强压给他,怕是要治他罪呢……” 随着宝钗娓娓道来,宝玉就觉得心中,有种说不出的畅快感,但是他也知道,当面表现出兴灾乐祸不合适,好歹王宵请他吃过顶级的苏州水席,于是叹道:“可惜了,他不该拒婚啊,迎春jiejie有哪点不好,哪里配不上他了……” 正说着,迎春还没什么反应,宝玉意外发现,黛玉面色苍白,他哪里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顿时谈兴全无,阵阵妒火翻涌。 湘云岔开道:“难道王公子不能推辞?” 宝钗道:“太后推他上位,他又得罪了北静王爷,怎容他退缩?” 湘云哑口无言,心里有些担忧。 “我身体不适,先回去了!” 黛玉突然离去,紫鹘看了看众人,重重叹了口气,赶紧跟上了黛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