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章 儒家六艺 (第2/2页)
令我后悔莫及,要早知有这结果,当初就不该去告状,吃个哑巴亏算了……” 王宵喋喋不休,继续集火北静王。 虽然这种事情妨碍不了北静王,但人心最是难测,也最易于cao控,别看现在败坏北静王的名声没什么用,但在关键时候,足以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是啊,北静王下手确实是重了!” “断了一条腿,就算治好了,也是一瘸一拐的,这辈子废喽!” 众人议论纷纷,不管是否真心,均是摇头叹气。 毕竟儒家讲仁,北静王打断了家奴的一条腿,是政治不正确,而且在场的,都是走科举正途的官员,最看不惯的便是以门荫入仕的权贵子弟。 “当!” 突然国子监,一声钟磬鸣响。 众人迅速安静下来,王宵面孔的青肿也渐渐淡去。 朱红色的大门缓缓打开,李守中带着数十国子监官员,从中走出,唤道:“诸位,今日诸圣传法,请随老夫进来,勿要喧哗!” 说着,转身而去。 一众官员们,陆陆续续跟在后面,来到了文英殿。 殿门早已打开,殿内摆放着一张张的蒲团,每个人找到自己的蒲团,盘腿坐了下来。 “轰隆隆!” 身后的大门关上,虽点遍烛火,仍显得昏暗,却反衬的诸圣越发鲜活。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殿中,缓缓升起了至圣先师的自诉,虽苍老,却带有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众人的心绪渐渐安宁下来,文气则溢于头顶,各人的文气一目了然。
王宵虽是三尺五,却不是最高,殿内有几个老儒,文气在五尺以上,是真正做学问的人。 “尔等勿慌,传法不在此界,放空身心,无思无想,无欲无求,神魂自出!” 孟子像中,又发出声音。 静心之法,并不罕见,儒释道都有,又是在文英殿这样特殊的环境中,包括王宵在内,众人陆续排空心灵。 就仿佛巴山夜雨,润物静无声,有一股轻灵的力量入体,暧融融的,烘托的神魂飘飘欲飞。 王宵本能的一凛,却又想起孟子的提示,索性不管不顾,任由神魂飞出,突的文气一裹,带着神魂飞向无限高空,仿如飞升仙界,自在而又美好。 不多时,已脚踏实地,张目望去,这是一个乍看无边无际的空间,绿树成荫,鲜花似锦,仙鹤、白鹿、白兔等瑞兽信步于草丛中,宫殿连绵起伏,远处隐有高山环绕,天空碧蓝,飘浮着朵朵白云,恍惚间,身处于仙境。 再看自己,神魂与文气结合的身体真实无比。 “这是仙境啊!” “想不到我儒家竟有这般神仙去处!” 周围众人,纷纷激动的惊呼。 边上,一个仆役装扮的老者笑道:“诸位不必惊讶,凡我儒门子弟,学问深厚者,死后可不入轮回,便如老朽,魂与文气相合,飞升文界,可面谒诸圣先贤,习学问,演神通,文界在,不朽不灭!” 张文墨也是第一批,忙问道:“老人家,请问进入文界可有择取标准?” 老者神秘兮兮道:“这可不是老朽能多嘴,总之,以活人之魂入文界,机缘难得,望诸位勿要白费机缘,悉心学习儒家六艺,能悟多少神通,全在于个人,请随老朽来!” 老者在前引路,把众人引入一处广场,迎面,一名中年男子负手而立。 “见过亚圣!” 老者施礼。 “学生见过亚圣!” 众人齐齐长揖施礼。 孟子道:“我儒家虽只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却包含万千。 礼有五礼:吉、凶、军、宾、嘉。 乐有六乐:云门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者也。 射有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御有五御: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书有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数有九数:方田、差分、少广、商功、均输、赢不足、重差、夕桀、勾股。 其依托文气,更依心法,文气为根本,心法为领悟,其有七层,知,止,静,定,安,虑,得。 知止而后能静,静然后能定,定然后能安,知安方能思虑,然后有得。 自明日起,日习一艺,然儒家六艺,博大精深,六日所学,仅为皮毛泛泛,尔等回去之后,不可懈怠,须常思,常慎,方可悟出神通!” 古代教书和现代不同,讲究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论儒家的经史子集,还是佛道二门的道法神通,均是如此。 老师只讲泛泛,能否理解,全在于你自身,不会象现代那样,手把手的给你补课作习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