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4章:高开低走(6.5K) (第1/4页)
场上两队球员因为吉鲁的绕场庆祝拉扯成一团。 不过场边的温格没有在乎这些,只要陈默没有动手,那就说明场上局势还在控制之中。 温格捏着下巴,皱眉看向旁边的助理教练:“感觉怎么样?” “马塞洛还是有些紧张?刚刚就光我捕捉到的,他起码就有三次插上的机会没有把握住,而且他与小默之间似乎对不上脑电波。” “哎,都是我的错。” 助理教练微微皱眉,温格点点头叹了口气。 两球领先。 优势很大,本场比赛大概率拿下,但他现在其实没有太兴奋。 这粒进球运气成分很大。 马塞洛是强行边路下底,他在送出传中的时候热刺防守球员并没有失位,甚至他的传中就不是在找进球的吉鲁,而是准备倒三角回给弧顶处的陈默。 只不过马塞洛的传中球撞上热刺边后卫小腿正面,飞天,正好落向了后点,最后才被吉鲁头球破门。记住网址m.97xiaoshuo 运气的确是足球的一环,但老实说,他温格其实并没有太在乎这一场比赛的输赢。 他想看到的是阿森纳打出能持续稳定输出的战术配合,而不是这种运气进球。 但是 比赛到现在的六十多分钟里,他们阿森纳并没有打出他想要的配合。 这里面除了他们阿森纳今年大改战术踢法,球员们的确是需要时间来磨合以外,还有就是因为一些新晋球员的压力非常大。 改战术踢法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就算是陈默要适应起来都需要下一番苦功夫。 因此从球队集合那一天开始,阿森纳全队其实就一直萦绕在一个非常紧张的高压备战环境之中。 内部气氛压抑,外界媒体炒作还在雪上加霜。 而被媒体议论最多的人,是马塞洛。 马塞洛之前只在巴西联赛踢了两年,虽然数据和表现都很不错,但毕竟是巴西联赛,关注度不高。 一下从巴西联赛跳到上赛季才刚拿下欧冠的阿森纳,而且还是踢主力首发。 这对于马塞洛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身份变化,贫民窟出身的他自己非常紧张的同时,外界媒体也是对于他这名球员非常好奇。 不过最开始也就只是好奇。 毕竟阿森纳穷是人尽皆知,温格喜欢用年轻人也是人尽皆知。 这些年温格相继用过16岁的陈默踢绝对核心,18岁的迪马利亚首发,18岁的贝尔首发。 现在让18岁的马塞洛首发,也不是什么大事。 结果好死不死,赛季开始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他温格为什么不继续引援,本赛季会不会出问题。 结果他来了一句【最强之人已在阵中!】 最己阵! 他说这话的意思其实是在说陈默,但他已经在无数场合里表示陈默就是他见过的最好球员,这话放在陈默身上没太多话题度。 于是乎. 在恰黑流量的媒体煽动之下,这句话的意思被曲解为——温格说马塞洛是今夏最强引援! 这种扭曲事实的话很容易就能看穿,奈何这世界上傻子真的不少,喜欢起哄看别人倒霉的人更多。 一时之间,关于马塞洛的质疑声可以说是铺天盖地,在外界闹的沸沸扬扬。 巨大的压力让马塞洛这个爱笑男孩近乎自闭。 而马塞洛的状态出问题,直接导致阿森纳全队进攻变得非常便秘。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陈默其实没有得到充分解放。 陈默上半场那次1V3的碾压式过人属于是可遇而不可求,十场比赛能遇到一次都是烧了高香。 正常比赛节奏,陈默非常需要队友帮他分担压力。 这个分担压力不仅仅是插上帮忙带走防守球员,更重要的是队友也必须读懂陈默的意图,在陈默吸引大量防守注意的时候伺机想办法制造杀伤!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陈默第一个进球。 弗格森说的没错,当时陈默的暴趟已经吸引热刺边前卫列侬包夹。 边前卫列侬内收中路,对位列侬的边后卫马塞洛就获得了空间。 当时马塞洛只要坚决的斜向前插,朝着热刺禁区前插到底,甚至都不需要他真的触球。 只需让热刺球员知道他给陈默提供了一个传球点,陈默就不至于说必须一个人硬抗到底。 毕竟当陈默有传球点的时候,热刺中卫伍德盖特根本不敢像之前那样顶到陈默面前。 道理很简单。 上顶会让身后漏出空间,而马塞洛在前插,如果伍德盖特上顶却没能成功拦截,那陈默一脚直塞就能打穿热刺的防线。 只要马塞洛前插,伍德盖特就只能侧身回退,而陈默又有一脚远射。 另一侧的防守球员肯定要来补位禁区前沿,这种情况下那一侧的迪马利亚又会获得空间。 但因为马塞洛没有插上,所以陈默只能一个人硬冲,而失去背后威胁的伍德盖特则可以与陈默拉近距离,防止陈默起脚远射。 陈默失去远射威胁,另一侧的热刺防守球员就没必要补位,从而导致迪马利亚失去空间。 而这一切连锁反应的起因,仅仅只是因为马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