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五章 武大三迁 山中苏菜 (第2/2页)
秦熺、秦烽、高小裘、张南轩、万千愁顿时转过身大笑起来,他们心中笑道说:“这个蔡京的儿子蔡忠财。虽然不是在汴京蔡府生的,可也不能将蔡京与白菜比吧!” 那些生活在武夷山的山民不知道他们眼前的这位就是他们爷爷辈经常提起汴京一棵菜的蔡京的儿子蔡忠财,他们看到秦熺、秦烽、张南轩、高小裘、万千愁等人笑,他们莫名奇怪的摸了摸自己的头。 蔡忠财知道自己玩笑开大了,若是这些武夷山的山民也知道蔡京的儿子将蔡京也说成是汴京的一棵白菜的话,那么一定会成为九州大地的佳话吧! 蔡忠财向秦熺等人扔了几个石子说:“你们笑啥呢?有那么好笑吗?看看他们怎么都不笑呢?在怎么说,我们还算是朋友,还算是兄弟吗?” 秦熺等人准备开口说:“我们都知道,他们不知道。能怪他们吗?” 不过这话被蔡忠财堵了回去,毕竟他们的爹在百姓眼中一个比一个更加让人深恶痛绝吧!若是让武夷山的人们知道他们这些的身份,可能他们会永远的留在武夷山的某个角落吧! 张南轩咳嗽了一下说:“蔡京,菜经,是不是它就在地下呢?” 蔡忠财恶狠狠地瞪了张南轩一眼心中说:“张南轩,你给我等着。此仇不报,我蔡忠财就不活了!” 张南轩看见蔡忠财杀人的眼神,他一个哆嗦。秦熺微微一笑说:“各位我知道答案了,不知道你们这里有姓蔡的吗?” 一个山民摇了摇头说:“没有,有一个姓苏的听说是蜀中人,他叫苏菜!快到五十岁了!” 张南轩笑了笑心中说:“有意思!高俅曾经是大学士苏东坡的书童。这里有一个人叫苏菜,难道说他曾经是蔡府到高俅府上的下人吗?” 张南轩猜的也算有些近了,万千愁看了看那个说:“他们这里有一个叫苏菜的山民。说兄弟,你给我们带路,我们去苏菜家看看如何?” 那个山民拍了拍胸脯说:“小人叫王小五。苏菜家的白菜那是我们武夷山数一数二,你们可能不知道他家的大白菜一棵最少有两斤半,最多的时候有九斤多。而小白菜呢?最多都不会超过两斤的!” 在王小五一路上简单的介绍苏菜一家情况,不过众人都不知道苏菜一家是何时来到武夷山。是蜀中人为什么不会蜀中呢? 而苏菜一家人的名字也很奇怪,苏菜的娘子叫秦玉米,苏菜的小妾叫高粱。苏菜的大儿子叫苏大白,女儿叫苏宝儿,小儿子叫苏小白。 经过王小五的长篇大论,众人知道苏菜一家主要中三种蔬菜,大白菜、小白菜、包菜。苏菜的房前屋后夏季都会种很多玉米和高粱。 众人来到苏菜家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苏菜家四周都是有竹子编制的篱笆环绕着,在篱笆到房屋之间有一块菜地中间被一个环形的水池分割了。而水池中游荡者几只嬉戏的鸭子和鹅,不过鸭子和鹅却是在水池的外围,在水池的内围人们可以时不时看见因为鸭子和鹅嬉戏惊起的鱼儿跳出水面。 给众人的感觉就是江南水乡的缩影,当然没有去过江南的人是不会有那样的感觉的。 王小五在苏菜大门口高喊说:“苏大叔叔,小五子。我来看你啦!” 苏菜家中,正准备午饭的苏菜的娘子秦玉米看着在一边杀鱼的苏菜说:“官人,你说我们家是不是年年有余呢?” 苏菜笑了笑说:“是吧!当初金兀术追击宋高宗赵构逃到海上,我就带着你们南迁来到武夷山住下了。我们曾经可是江南人啦!年年有余,江南没有鱼,还是鱼米之乡吗?” 高粱笑了笑说:“官人,外面好像小五子来给我们拜年了。” 苏菜笑了笑说:“小五子的年拜的好像早了一点吧!距离今年的除夕不是还有三五天吗?” 高粱给苏菜揉了揉肩膀说:“官人,不知道我们今年酿制的高粱酒好不好喝呢?记得官人不要忘了给我们一家子爆玉米花吃哟!” 秦玉米看了看苏菜说:“官人,我们年年多种那么多玉米都是为了养鸡鸭鹅。不过今年的玉米花能吃几天呢?” 苏菜洗了洗手抱着两人说:“放心吧!高粱酒、玉米花,有我苏菜在年年有鱼,年年都有高粱酒、玉米花!喝高粱酒、吃玉米花、烤鱼、烤鸡、烤鸭、烤鹅、在看看武夷山的雪,以前在汴京也不过如此吧!这就是幸福吧!” 秦玉米和高粱紧紧的抱着她们的相公,从汴京城破后,他们在江南感觉远离京城是值得的,可是当完颜宗弼南下追击宋高宗赵构的时候,他们感觉江南水乡很多都会向往。 什么是幸福呢?年年有余,年年有鱼!不过不要年年都剩下烦恼,年年都剩下遗憾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