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靖康_第131章 二十年前 长久之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1章 二十年前 长久之计 (第1/2页)

    东宫太子赵昚打了一个哈欠看着还站在自己身边东宫总管赵安福说:“安福,你没有去休息吗?”

    赵安福摸了摸一下自己有些酸痛的腰笑着说:“主子,你都还没有休息。这不还早着嘛!”

    赵昚笑着摇了摇头看着地上的黯淡的月光说:“今天是残月还是新月呢?这月亮今晚起来的倒是挺早的,安福你说呢?”

    赵安福忙着给赵昚捶捶肩膀说:“主子,今天是残月。不过新月倒是也可能只有两三天的事了。不过主子,奴才觉得新月和残月只是我们的心态问题。您不是喜欢苏东坡老学士的诗词吗?主子,我们又何必对月伤怀呢?”

    赵昚摇了摇头说:“看来李广才这几天是要忙一阵子了。本王也不希望他不情愿的帮助我,可能还在生本王的气。哎,本王只是把留守做他的客栈。”

    赵昚心中说:“安福是不可能知道了。可能他还因为我心中很是期待父皇的皇位呢?新月者,新友也;残月者,友之殇。”

    赵安福看了看一眼赵昚说:“主子,皇上不是给李大人的升职诏书还在您这里吗?”

    赵昚微微一笑说:“哈哈哈!本宫不是想要他到东宫来做一下客。没有想到人家是真的很忙还是心中幽怨呢?你也知道本王可是到过留守府他家去找他,还等了三炷香的时间。我赵昚有什么错吗?”

    感到赵昚的怒气的赵安福微微打了一个寒颤,他知道他家的主子他的王爷他的太子是很少去等人的。曾经是等过秦桧,不过那都是皇上太信任秦桧了。

    对能够进金銮殿的文武百官来说,一个府尹能不能与他们同朝上殿,他们是不会关心的。作为曾经的开封府尹,宋人能够知道第一个就是包青天包拯,第二个就是他们的先皇宋真宗赵恒。这两个人有没有资格进金銮殿就不说了,至于其他历任府尹都被人们淡忘了吧。

    而赵昚可能会忽视的是李广才一家是看到天黑还在他家门口睡着的赵安福,至于李广才知不知道太子赵昚是不是去看过他,还等过他。这对李广才来说没有明升暗降让人心忧的。

    赵安福脑海中突然回忆起他在留守府喝的一杯奶茶,而他隐隐约约听到牛羊的叫声让他有些猜到李广才可能做好辞官的准备。

    赵安福没有想到是他这一念的想法也正是李广才想到的后路之一。不过赵安福没有告诉赵昚他自己的猜测。而在驿馆金国使节团只有乌也可塔还在临安,而其他人都被乌也可塔派到黄天荡去证实他在茶馆听到消息的真假了。

    有一个自称是东坡后人写了一首诗:

    浪淘沙黄天荡

    兀术北归,恐当归。

    一代巾帼红颜,岸上红玉鼓如雷,船内金将心似麻。

    追山逐海,满载归。

    黄天无路,心如焚。

    君问归期,四十八日始归去。

    乌也可塔初次看到这首诗的时候,他猛地拍了一下桌子说:“无知儒生,我大金四王爷其实恐当归者。”

    一个时节转身偷笑说:“大人,追山逐海,满载归与恐当归是不是有一点矛盾呢?”

    啪!乌也可塔拍了那人的脑袋一下说:“乖乖,恐当归,满载归。我大金四王爷怕宋人打劫吗?好像不怕吧!”

    那人后退了两步看着乌也可塔说:“大人,我们是不是要找宋皇理论一下呢?”

    乌也可塔点了点头说:“嗯,明天也是我与宋国太子赵昚约定的三日之期了。不知道那个宋国太子赵昚考虑的怎么。我可不介意多给他们一个难题,你回去休息吧!”

    清晨,宋高宗赵构听着御花园的鸟叫心中有些高兴,春风般的笑容一直持续到金銮殿。在向殿下一望发现没有李广才的身影却多了几个让他忧心,让他烦心的金国使节团的身影。

    宋高宗赵构像是没有看到乌也可塔等人说:“各位爱卿可有事上奏?”

    丞相沈该看了一眼太子赵昚说:“启奏皇上,杭州府尹一直空缺。臣请陛下三思。”

    赵昚狠狠的瞪了沈该一眼心中说:“这个沈老头是不是没有睡醒呢?”

    宋高宗疑惑的看着太子赵昚说:“太子,朕不是怕你去给李广才传旨了吗?杭州府尹一职空缺是怎么回事?”

    沈该听到宋高宗赵构说的一职不是他说的一直说:“陛下臣有本奏!”

    宋高宗赵构看了看内侍一眼,内侍将奏章递上。宋高宗赵构看了看一下沈该的奏章说:“哈哈哈!沈爱卿,昨日汴京。今朝临安,卿可知朕意?”

    沈该微微摇了摇头说:“吾皇圣意,臣不敢臆测!”

    不过很多忠臣良将心中不免有些感伤,今朝临安,难道我大宋只是临安吗?贪一时之安,为之临安者乎?文人的答案是心酸的。可是他们有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