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曹孟德一人退敌 (第2/2页)
人离曹cao太近,就算梁习这么一个看上去没什么能耐的文士,许褚也把他隔开。 梁习却没有任何不悦,他脸上夹杂着惶恐和兴奋。 他没想到,求援信没求来兵马,却把曹cao求来了。 曹cao从许都北上千里,只有荀攸、程昱、贾诩、杜袭、袁涣、许褚,以及随从,百余骑跟随,轻装简行,直入并州,赶在匈奴人进攻西河郡之前到了离石。 梁习害怕曹cao等人有失,又庆幸来了主心骨,在曹cao身后大气都不敢出,其他诸谋士都在更远处,没人能给他出个主意,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曹cao道:“子虞,坚壁清野,你做的很好,不使大城有失。” 梁习点头称是,等着下文,他知道自己没能保护好并州散落在外的百姓,便等着曹cao训斥。 可是曹cao竟对此丝毫不提,他说了几件并州趣事,便讨论起并州局势来。 梁习这才松了一口气。 许褚看在眼里,一言不发,他了解丞相,丞相从来只做权衡,大城能保下来,丞相是不会在乎百姓的。 更何况,丞相心中的百姓,和梁习心中的百姓,并不一样。有用的才是百姓。 曹cao与梁习说了一会,三人已到了并州城头。 后边众谋士中的杜袭突然举着封信过来,躬身禀报道:“主公,许都荀令君的信到了。” 曹cao道:“念。” “这……” 杜袭略有迟疑。 曹cao道:“子虞是我府属出身,都是自己人。” 梁习听了这话,心中感激无以复加,他自知自己斤两,他一直在地方做官,虽然短暂入过曹cao幕府,却并不是什么重臣,只是因为治理地方的能力强,才被调过来接手满目疮痍的并州。 如今丞相竟当着杜袭这个颍川名士的面承认自己的身份,他如何能不感动。
他却不知,曹cao任命他的时候,早已经考虑过很多,如果对他怀疑,怎么会把封疆大吏的职务交给他。 现在当面说出这话,也只是邀买人心罢了。 杜袭展开信件念了起来。 荀彧先是解释了自己称病的事情,后来又对许都局势作了汇报。 当说起百官弹劾曹无的事情,曹cao眉头明显一皱,但旋即展开,并未做出评价。 “还有么?” 杜袭又拿出一封信件道:“这个是北府将军给您的,是封家书。” 曹cao点头,接过拆开,独自一人看了。 等杜袭、梁习再抬头时,曹cao的脸上已经满是笑意。 他先是微笑,然后放声大笑。 “哈哈”的笑声响彻城头,守卫士兵不敢多看,荀攸等人也不知曹cao为何而笑。 半晌,曹cao才笑罢,对杜袭道:“让他们把孤的旗帜升起来吧。” 杜袭不敢怠慢,匆匆下去。 荀攸等人对视,不知为何丞相突然又决定把曹字旗挂出去,只能猜测,是曹无又做了什么让曹cao十分欣赏的事情。 贾诩目光严肃,他发现,自从曹无南下之后,北府将军的活动越来越频繁了,他似乎是因为某个时间节点的来临,开始走入朝堂。 贾诩想起曹丕多次求请自己给予帮助,叹了口气。 今年真是多事之秋,不知又有谁家的头颅要落地了。 …… 南匈奴,马匹停住不前。 当那杆“大汉丞相冀州牧行车骑将军曹”的大氂竖立在离石城头的时候,呼泉厨整个人都傻住了。 那一刻他想到了很多事情。 袁绍、袁尚、袁谭、高干。 那些死在曹cao手上或间接因曹cao而死的诸侯们,似乎每一个都在朝他招手。 而莫顿单于那种勇烈的先祖,却早已离他而去。 归附光武帝后,他们南匈奴,偶尔南下抢掠,传到他这里时,却早已不复当年。 平阳之战,他已经被吓破了胆子。 一个钟繇,就如此难缠,更何况曹cao? 时隔七年,他再次南下,只是学先祖们,以此当作筹码,跟曹cao谈谈条件,看看能不能换点本钱。 可是借他十万个胆子,他也不敢跟曹cao面谈。 更何况还是在战场上面谈! “撤兵,撤兵!” 呼泉厨用匈奴语高呼。 孙乾听不懂他说什么,但是看匈奴人的动作就知道他们要做什么。 孙乾大急道:“单于,不能撤啊,不能撤啊!也许那曹贼没带来一兵一卒呢,也许那城头的旗帜是假的呢?” 呼泉厨早不是和颜悦色,冷视孙乾道:“再聒噪,把你交给孟德公!” 孙乾只得勒马后退,他这才发现,原来呼泉厨是懂得汉话中的敬语的,只是这敬语,并不对他说。 他想再言语,却不知从何说起,他只敢说说,并不敢赌曹cao在不在城中,或者领没领多少援军。 曹cao纵横北方,他的名字,就是最好的援军。 呼泉厨继续大喊:“撤兵,撤兵!不要那些人了,抢的东西都丢下!撤军!” 一万多骑兵,一万多纵横并州的骑兵,半个多月,一箭未发,一仗未打,一城未破。 他们就这样,来有影,去有踪,被一杆帅旗吓退了,连之前掳掠的百姓,都没敢带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