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2章 开府 (第1/2页)
自建安十三年七月曹cao大军南下南阳,至建安十四年二月南匈奴兵退离石城,七个月间天下剧变,建功立业者数不胜数。 并州归来之后,曹cao封赏诸军,立功者如赵俨、张辽等诸将皆有封赏,假天子之名,要么升官,要么封侯,要么食邑增加。 上至将军,下至小兵,有功者有赏,有过者有罚,这早已是曹营中定下的规矩。 然而曹cao在邺城宣布封赏后,赤壁之战出力最多的北府将军曹无却没得到任何赏赐。 此事已经被有心人发现,曹无搅乱许都,他们以为曹cao对此不喜,因而故意不做封赏。 他们却不知,曹cao不是不封赏曹无,而是要来问一问曹无本人的意见。 曹无早料到有这么一出,笑道:“三公九卿太清贵,州牧刺史太劳累,四征四镇太血腥,不做,不做。” 这话听的众人神色各异,别人做梦都想得到的职务,曹无竟然根本就看不上。 郗虑眼中佩服之色俞浓,贾诩低头沉思。 曹cao脸上罕见的露出失望之色,摇了摇头。 别人都是亲自来要官,曹cao是亲自来给官,曹无竟然根本看不上。 这个年代多有拒绝做官的隐士,或为沽名钓誉,或为待价而沽,极少有真的不想做官之人。 而曹无的这番果断拒绝,连诸葛亮这种真正当过隐士的人,都佩服的很。 没想到曹无话锋一转,接着道:“不过我不升迁,我当的官可以升迁啊。” “啊?” 大家都没反应过来,竟然是郗虑最擅长揣摩人心,道:“丞相,北府将军南控荆襄,赤壁争胜,应提秩禄,授开府,正是应该!” 众人这才恍然,原来曹无是这个意思。 在汉朝,大将军、三公等要职,可以独自开府,一些重要的将领也可以授予开府之权。 开府就意味着自己可以聘任官员当作幕僚,名正言顺的收拢天下名人志士替自己办事,这些幕僚也是有秩禄的,和官员一样。 比如豫州牧王思,以前就在曹cao的司空府中任职,豫州牧空缺,一下外放成为一州之主。 政局已经相对稳定,如果不是有秩禄的缘属,想要直接做大官,或者指挥某一件事,是很难的。有了府属职务,就名正言顺了很多。 荀彧见到诸葛亮和陆逊两个人才,曾旁敲侧击建议曹无开府,当时曹无就考虑过,现在曹cao来了,正好提出。 就像他说的,刺史州牧是很累的,他并不需要亲自去做,而是扶持赵俨那种能力又强又会审时度势的人即可。三公九卿都是虚职,作用不大,他也不需要做。四征四镇表面上是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的顶级武职,实际上平常也没有多少常驻部队能管理,得配合实际职权才有作用。 换言之,这三种职务,都是表面看上去好,却不适合曹无。 曹无要实现自己让天下富足不受欺辱的目标,需要的不是这些。 开府建衙反而更重要。 而且对曹无来说,保留北府将军的称号,不担任四征四镇,自主权也更大一些。 曹cao只是略一思索,就答应了下来。 他拍拍身上站起,笑道:“好,你不当官,孤就直接升北府的秩禄,升为比两千石,开府。” 曹无点头答应,这正是他需要的。 曹cao又道:“本来这次要封你侯的,看你太懒惰,就等下次吧。” 曹无也不在乎,摆手道:“省掉千户候,下次直接万户侯了。” 曹cao哈哈大笑,又道:“你不封,你这幕僚总是要封的。” 曹cao一指诸葛亮,又对郗虑使个眼色。 郗虑立刻拿出一份准备好的竹简。 对曹无,他先问过才做绝对,对诸葛亮就不用了,显然早有准备。 本来策勋是光禄勋的职责,然而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