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功成身退(三) (第3/4页)
了呢? 辽僧下了木桩,特意走到人群边缘,离得晁盖远远的,说道:“我有避火金身诀,请了!” 说完,袈裟一甩,呼啦啦作响,抽出一个火折子,一下点燃,袈裟熊熊燃烧,冒着蓝色和黄色的光,跟刚才那个火焰掌很是相似。 但这个明显火更大,更壮观! “哎,班门弄斧!” 晁盖也不用多做,在那衣服上再加点助燃料,辽僧就受不了,急忙脱了袈裟就是跑。 最后只剩下袈裟自己承担,烧成了灰烬。 周围百姓看的面面相觑。 “辽僧表演了什么?” “可能是火衣逃脱吧” “他脱衣服倒是挺快的。” “但这是斗法比赛啊,他脱衣服再快又能干嘛?” “年轻人,不懂了吧......” “老爷子,您倒是说啊。” “这种事情我见的多了,我只能说,明白的都明白,不明白的我也不多说了,细细品吧,这里面利益牵扯太大,说多了对你我都没有好处,你就当不知道好了。” “好......” 一番比斗,僧人三次表演失败。现场只剩下晁盖和思觉大师两个人对峙了。 晁盖拂尘一甩,那三根原木不见踪迹,再现时,已经插在了“漢”字的左侧,补全了三点水。 “哇,真厉害,不愧是一页书前辈的袖里乾坤之术啊” “袖口一张,可容天下万物,如今也就一页书前辈可以做到了。” “我听说仙师还有点石成金之术,轻轻一点,那么大的石头变成黄金。” “据我小舅子的姨妈的女儿的丈夫说,他亲眼看到仙师吐出一口水,就化作五彩祥云呢” “你们说的都没有亲眼看见,我朋友的朋友可是百仙殿值守卫士,他亲眼所见,仙师给百仙们从天庭取来仙酒和灵芝,百仙享用之后都跪下要拜仙师学艺呢......” 眼看胜利在望,民间气氛越发热烈起来。 赵佶不停的抚须微笑,林灵素趁机建言道:“陛下,一页书前辈的出现,或许就是玉帝给您的启示,预示着道家当兴啊!所以贫道建议,从明年开始,全国大兴道观,皆名神霄万寿宫,以表示对玉帝的虔诚。” “妙!” 赵佶对这种建议一百个同意。 蔡京和童贯在旁边听了欲言又止。这全国大兴土木,不知道要花费钱财多少。如今正想要征讨梁山,如果把钱都花去建道观,这军费可就不足了呀。 但他们身为jianian臣,最擅长的就是顺着皇帝,绝不能在皇帝兴头上给陛下泼冷水,否则这恩宠可就有点不保了。 “贫道还建议,释教虽不可灭,合与改正,将佛刹改为宫观,释迦改为天尊,菩萨改为大士,罗汉改尊者,和尚为德士,皆留发顶冠执简。” 林灵素这是在要和尚当成道士来养啊。 赵佶犹豫了片刻,大宋虽然不是佛国,但佛家流传甚广,这么做的话,会不会影响太大。 林灵素也看出了赵佶的犹豫,也没有强劝,而是指着斗法场上,说道:“陛下请继续观看,我道家兴盛已势不可挡。一页书前辈曾言:仙道是道,魔道是道,妖道是道,佛本是道。连他这位灭境梵天都修道了,何况这些凡间俗僧呢。” “嗯。” 赵佶没有急着答应,而是继续观看场上。 “一页书前辈,场上如今只剩下你我,贫僧也不愿与您斗法,只想论一字,佛!” 思觉大师觉得自己一辈子的修行,也没有今天的震撼大,所以决定把多年的疑惑问出来。 “佛在心中,不在言传。” 晁盖也不知道啊,想要快点结束这个话题。他一个新手伪佛,怎敢跟此道浸yin几十年的高僧辩论。 “前辈谦虚了,若佛不可言表,那天下佛藏,早该送入火炉了。贫僧是诚心求教。” 思觉大师双手合十,诚心说道。 晁盖举掌,先是摊手,既而覆手,说道:“这是佛,这也是佛,但你,不是佛!”
“请问前辈,我差在哪里?” 思觉大师追问。 我怎么知道你差在哪里?大师,我只能看到你对我的亲和度达到85点了,但是我真不知道你为什么还不能成佛啊! 无奈之下,晁盖只好使用了历史上最难回答的哲学三问。 “你是谁?” 晁盖高声厉喝。 “我是我。” 思觉大师沉声道。 丈六木桩突然矮了两尺,思觉大师一个不注意,差点跌落下去,幸好还不算太高,只是摔了个屁股蹲,掉在了丈四木桩上。 “你从哪里来?” 晁盖问道。 “我从来处来。” 思远大师回答道。这是个佛家标准答案他觉得应该没有问题。 谁知道丈四木桩又矮了两尺,这下大师有了准备,稳稳掉到丈二木桩上。 “你要到哪里去?” 晁盖继续追问。 “我要到去处去。” 思远大师有些拿捏不准了,不会又答错了吧。 果然,丈二木桩变成了一丈木桩。 其实,无论思远大师怎么回答,晁盖都会判定他错误,给他“降降级”。 如今,思远大师只能坐在一丈木桩上仰望丈六的晁盖了。结果亲和度不减反增,已经达到九十了。 不会吧?难道大师真的觉得我的佛理很厉害? 晁盖一边忐忑,一边又暗暗自得。要不要再继续拿一些鸡汤文来骗骗人? “敢问前辈,您为前世梵天,如何成佛?” 思远大师虔诚的问道。 “佛道,超人之道,超越凡人所曆一切磨难之道。” 晁盖继续编道。 “我辽国佛者倡随心所欲,如同人饿了便要吃,累了便要睡,有人进献珠宝美食,我们便尽情享用,我们以红尘练心,是否正暗合磨砺一切之道?” 思觉大师继续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