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八章:汴梁城内 (第2/3页)
r> “可惜官家被jianian臣蒙蔽,至今不肯迁都啊!” ............ 各种议论传入徽宗耳中,分外刺耳。 “这些米虫,在大殿之上装聋作哑,不思治国退敌良策,却在这里寻欢作乐,大放厥词,实在可恶!” 徽宗气的手都在发抖,这么多年修道的养气功夫也平息不了心中愤怒。 “官家生气,微臣可以理解,但这种情况又不是今天才有,咱们今日本就是为了放松心情,官家息怒,还是尽快去找师师姑娘吧。” 蔡攸急忙将徽宗挡住,拉到了一边。 徽宗生气过后,突然醒悟,自己要是这样跟众多大臣们相遇,那岂不是很尴尬?于是顺着蔡攸的拉扯躲了过去。 又转了一条街,见一家外悬青布幕,里挂斑竹帘,两边尽是碧纱窗,外挂两面牌,牌上各有五个字,写道:“歌舞神仙女,风流花月魁”。 正是李师师所在的花楼。 以前李姥姥只能带着几个淑女在镇安坊小街巷里揽客,自从徽宗看上了李师师,给了许多金银财宝。李姥姥发财之后,也在临街耀眼地段置办了产业,与另一位花魁赵元奴比邻,最近,李师师艳压赵元奴夺下花月魁,一时风头无两,生意非常火爆。 蔡攸银子开路,让龟奴引着,径到李师师所居住的上清馆,揭开青布幕,掀起斑竹帘,转入中门,见挂着一碗鸳鸯灯,下面犀皮香桌儿上,放着一个博山古铜香炉,炉内细细喷出香来。两壁上挂着四幅名人山水画,下设四把犀皮一字交椅。 “怎么没人出来迎接?” 徽宗不悦。 蔡攸脸色也不好看,微微咳嗽一声,只见屏风背后转出一个丫嬛来,见蔡攸道个万福,便问道:“哥哥高姓?哪里来?” 蔡攸道:“师师姑娘呢?为何不出来相见?” “小姐正在缱绻馆与人饮茶。” 丫鬟也看出来这两人不好惹,急忙赔着小心说道。 “哼!” 徽宗更不悦了。 “请李姥姥出来,就说蔡大来了。” 丫鬟去不多时,肥胖的李姥姥满脸堆笑的小跑而来,边跑边道:“蔡大官人,您可是有两天儿没来啦。” “你常来?” 徽宗斜眼瞥了蔡攸一下。蔡攸脸上的汗刷一下就下来了,急忙俯身辩解道:“不常来,不常来,这老货见谁都这么说!” “这位大官人,您也是好几天没来啦,我们这......” 李姥姥年纪大了,有点青光眼,到了近前刚说着客套话,定睛一看发现是徽宗,急忙住了嘴,连忙把丫鬟支走,噗通跪地,道:“官家,您怎么不打声招呼就来了......” “住嘴,你个老货,官家的行踪是你可以打探的吗?” 蔡攸怒斥道。刚才害我差点在官家面前丢分,这会儿又口无遮拦起来,以前的小心谨慎劲儿哪去了? “是是是,我老婆子年纪一大,嘴就拙笨起来啦,官家您可不要跟我一般见识啊!” 李姥姥察言观色也醒悟过来,面前的官家可不是外面那些小人物,自己连忙赔罪,还连扇自己几个嘴巴子。 “算了,师师呢?” 徽宗不愿跟这样的老鸨一般计较,又开口问道。 “官家进屋稍坐,师师马上就来。” 李姥姥总算又恢复了聪明劲,徽宗不是问李师师身在何处,而是要你赶紧拿出行动把人叫来。 少顷,李姥姥亲自小跑着赶到缱绻馆,将李师师从一众文人墨客中拽了出来。 “官家,久等了。” 李师师小跑过来,额头香汗都未顾上擦拭,亲手与徽宗换盏。那茶香味弥漫,细欺雀舌,香胜龙涎。茶罢,收了盏托,拿出古琴弹奏。 蔡攸见状急忙退了出去,让两人叙谈。 一个时辰后,徽宗心情舒畅了许多,准备回宫。 “世间千般烦恼,唯有此间最好。” 徽宗心情愉悦,在蔡攸的陪同下走出花楼。 走不过百步,阴影小巷中突然冲出一个身影,一双幼小粗糙的手捧成碗状,一边小碎步跑着,一边叫道:“老爷,老爷,可怜可怜我,给点吃的吧!” 嗯? 徽宗和蔡攸这才注意到有个衣衫单薄破烂的小乞丐,七八岁左右,面黄肌rou,头发蓬松,只有那双乌黑的大眼睛显的很有精神,向他们冲过来。 “大胆!” 在四周警戒的精壮看状大惊,怎么一个疏忽就让乞丐冲撞了圣驾,上面怪罪下来,自己几个脑袋也不够砍啊。于是紧窜两步,一脚将那小乞丐踹倒在地,不耐烦道:“滚滚滚!这里不是善堂,我家老爷身份这么尊贵,把他衣服弄脏了,卖了你也赔不起。” “求求你,求求你给点吃的吧。我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我还有一个弟弟,饿的走不动了,求老爷给点吃的,一点点就好。”小乞丐倒在地上哭泣着哀求。 徽宗恻隐之心萌动,问道:“你父母呢?” “家乡闹了水灾,我们一家逃难出来,父亲和母亲为了我和弟弟都饿死了。我带着弟弟好不容易才来到城里,可是逃过了灾荒,却逃不过肚子饿!呜呜……” 蔡攸见徽宗动了恻隐之心,劝道:“主人,你帮得了他一时,却帮不了他一世。不如让官府来处置吧?” 徽宗点了点头,对侍卫道:“带这孩子去买几个馒头,然后交由官府安置。” 那小乞丐乖巧的磕头道:“多谢老爷,多谢老爷,我吃的很少,可以把馒头给我弟弟吗?他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