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一章 巡抚大人来了 (第1/2页)
陕西巡抚吴甡突然来到肤施县,让郑勋睿吃惊。 涌入延安府各地的流民还在增加,郑勋睿已经处于焦头烂额的状态之中,各地的知州和知县,一样也沉不住了气了,毕竟粮食的消耗是**的,那是无法造假的,百姓的承受能力有限,多大三十万的流民,相当于延安府人口的二分之一,这么多人要是乱起来了,还真的无法收拾。 延安府本地的人倒是稳定下来了,就在六十万左右,没有继续增加。 吴甡的到来,让郑勋睿猛然清醒,他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那就是情报网络的建设,尽管说目前尚无很好的基础,可是延安府境内的所有地方,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他是需要在最快的时间知晓的,目前各地重视的,仅仅是流寇的情况,看看是不是有流寇入侵,其他的事情还真的没有特别的注意。 郑勋睿来到了府衙的大门处迎接。 吴甡的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见到了郑勋睿之后,驻足看了好一会。 “本官进入到宜君县,感受就不一样啊,沿途看了中部洛川鄜州甘泉,还有肤施,情况的确是不错啊,百姓安居乐业,想到郑大人到延安府不足一年的时间,就完全稳定了这里的局势,居然比西安府的情况都要好很多啊。” 郑勋睿这个时候倒是没有客气,他满脑子想到的都是粮食。 “大人莅临延安府,下官未能远迎,还请大人恕罪,下官如今遇到了很大的麻烦,还请大人帮助啊。” “怎么,难道和本官在这里说吗。” 郑勋睿愣了愣,回过神来,在府衙的门口说事情,的确是不行的。 他赶忙将吴甡请进了府衙,一行直接来到了二堂前面的厢房。 坐定之后,同知马祝葵通判孙启萌等官员,悉数都进来了。 郑勋睿给吴甡一一介绍诸多的官员,其实吴甡都是认识的,但这是规矩。 介绍完毕之后,吴甡很是爽快,直接开口了。 “郑大人遇见什么为难的事情了,需要本官解决啊。” “延安府需要救济,否则年底真的会出大问题的。” 吴甡愣了一下,笑着开口了。 “郑大人可真的会说话,本官还准备将延安府当作典型,禀报皇上的,这个时候郑大人居然说差粮食,本官难以理解啊。” 郑勋睿微微叹了一口气,开口说话了。 “下官没有说错,延安府的确差粮食,大人一路看到的情形的确是不错的,可这里面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容习惯细细禀报。” “嗯,本官倒是要仔细听听,去岁延安府面临严重的饥荒,郑大人都能够应对,今岁情况好了很多,还难以应对了,本官的确不能够理解。” “延安府今岁收获粮食一百六十万石左右,府州县官府留存四十九万石,余者皆为百姓获取,截至四月底五月初,延安府共有人口三十万,那个时候应该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可是到六月份,情况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从外面回到家乡的人大幅度的增加,至七月底,回乡百姓达到三十万人,这导致延安府的人口激增到六十万人,应该说这六十万人,延安府各地也是能够接受的,毕竟都是这里的人,故土难离,家乡的情况好一些了,回来也是理所当然。” 吴甡微微点头,但眼神已经变得凌厉了,他知道郑勋睿为什么为难了。 “关键问题不在这里,而是涌入延安府的流民,六月到七月,进入延安府的流民,达到了三十万之众,导致延安府的人口增加到九十万人以上了,府州县全力实施救济,可也难以维持很长的时间了。” “这些流民,绝大部分来自于庆阳府西安府,还有山西的太原府和平阳府,包括榆林。” “曾经有官吏提出建议,不准流民进入延安府各地,可是下官拒绝了,下官知道,若是拒绝了这些流民,他们走投无路,要么就是饿死,要么就是加入到流寇的队伍之中,如此朝廷需要大力围剿,消耗更多的银子,故而延安府州县衙门咬咬牙,就是帮助朝廷解忧。” “下官很清楚,回来的三十万本地的百姓,绝大部分都是脱离流寇队伍回来的,下官没有追究,也要求州县衙门不要追究,只要多关注这些回来的人就可以了,结果还是不错的,这些人回来之后,老老实实,没有丝毫的异样。” “下官算过了,依照府州县衙门目前所有的粮食,勉强能够维持到春节期间,距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