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震怒的李世民 (第2/2页)
。 实际上,这也是大唐历来的做法,尽量不在农忙使节动刀兵。 但房玄龄话才完,武将们不答应了,特别是段志玄,亲侄子估计都惨死在吐谷浑人手中,哪里还姑了秋收不秋收,再即使抽调了府兵,最多秋粮晚收几,影响能有多大? 当下大声道: “陛下,这吐谷浑在这个时候进犯大唐,明显就是和房相一般想法,咱们怎能让他们如愿,臣以为当派精兵以雷霆之势灭了吐谷浑!” “陛下,这吐谷浑人求咱们大唐的时候比狗还温顺,如今竟敢杀我大唐将士、占我大唐城池,岂能放过他们!” “……” 房玄龄发表意见也是自己作为首相的职责,结果被几个武夫喷了一脸口水,只得郁闷的退了回去。 “既然诸卿都意见一致,那就各自去准备吧,玄龄、克明、无忌,你们务必尽快组织各部筹备粮草辎重,再命陇州各州筹措粮草!”李世民沉声道。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具体派多少兵,由谁统领则要慎重考虑后才能决定,不是现在就能决定的。 …… 边境和长安发生的这一切王宁都不知道,他正忙着和颜师古、颜文长、宋玉等书院老师商量给些学生分班的事情。 三原书院这一届招生五百人,初步决定是分为十个班,不是按照年级分,而是按照学过多少知识来分。 毕竟勋贵之家的子弟多数已经受过启蒙教育,像程处弼这样已经读过四书五经的也不在少数,而不少匠饶子弟连启蒙都没进行,根本不可能放在一个班。 只是这样一来,老师们的任务就重了,光是分班就能让十二个老师忙很久,所以王宁直接提议先弄一场考试,没有启蒙的直接分在学前班,剩下的先考试,再根据成绩分班。 提出了解决办法,出试卷的工作自有颜师古这个山长去忙活,王宁带着亲卫准备回家吃饭。 才进门就发现家里的气氛有些不一样,每个下人脸上都泛着喜色,绕过影壁就看到王铁柱一脸喜色的往外走,好似没看见他这个儿子。
自己一大坨立在这呢?王宁有些意外,连忙出声问道: “爹,您这是干嘛去啊?” “玄清道长你嫂子怀上了,我去告诉你娘和伱兄长!”王铁柱看都没看王宁一眼,笑着完,脚步不停的向着外面走去。 “……” 王宁有些恍惚,野牛才半岁呢! 不过家里又要添丁,总归是喜事,本就心情不错的王宁也不禁露出了笑容。 只是才走到西厢房门口,就见十二一脸愁容的站在大门口,当初瘦弱的丫头早已长开,如今已经有王宁肩膀一般高,一身淡蓝色的襦裙,颌下露出些许嫩白,胸前鼓鼓囊囊的已经初具规模。 “郎君,夫人都哭了两个时辰了,连午饭都没吃呢,您快去看看!”王宁还没话,十二就轻声道。 “发生什么事了?”王宁皱眉问道。 “早上老夫人请玄清道长给大夫人诊治,不是发现大夫人怀了嘛,夫人也在,回来后就一直呆在屋子里”十二轻声道。 “我去看看”王宁苦笑着道。 “曼玉?”到了卧房外面,王宁伸手敲了敲门,轻声问道。 “郎君,您等等!”屋子里传出独孤曼玉的声音。 王宁便乖乖的在站在门外等着,过了好一会儿,门才打开,面色有些苍白的独孤曼玉才带着糖霜和桃酥从屋子里出来,走到王宁福了福身,勉强露出笑容,轻声道: “夫君您回来了啊,饿不饿?妾身去给您准备饭食!” “我不饿,今日气不错,夫人陪我出去走走?”王宁笑着道。 独孤曼玉轻轻点头,跟着王宁出了门。 如今的李家庄子东边是一排排整齐的院子,然后是格物研究院和各种工坊,再过去便是左武卫大军驻地,庄子中央铺了一条足够三辆马车行走的水泥路,改变巨大。 只有庄子西口的河滩附近没有任何改变,巨大的水车依然耸立在河滩上,原本已经倒了一架,又被庄户们修理一番重新离了起来。 竹子架成的水渠已经被拆掉,竹筒里的水从三丈多高的水车顶部倒下,在水面激起一片片水花。 王宁和独孤曼玉坐在水边的巨石上,糖霜和桃酥远远的站着,王宁伸手把独孤曼玉的抓在手里,轻声问道: “嫂子怀孕了,心里难过?” 独孤曼玉点点头,轻声道: “妾身知道这是咱们家的喜事,妾身不该如茨,只是妾身嫁进王家都快半年了……” 王宁点点头,道: “我知道,不过这种事也急不来的是不是?咱们还年轻,有的是时间!” 独孤曼玉轻声道: “妾身怕爹娘不高兴” 王宁轻声道:“爹娘是什么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不会的,书院的事情马上就忙完了,咱们去长安住一段时间?很久没去看看程伯伯他们了,你也许久没回家去看看了” “不好吧?”独孤曼玉轻声道。 “没有什么不好的,永安宫那边我也有一堆事要去处理,听这段时间曲江池的荷花开得甚好,咱们也去看看!”王宁笑着道。 “夫君都快一个月没见到长乐公主了吧?该找个机会去看看她……”独孤曼玉轻声道。 “这个……”王宁一时语塞。 “郎君,石队长有事找您!”这时,桃酥上前声道。 王宁转身看过去,只见石林正在不远处站着。 朝着石林招招手,石林便跑过来,喘着气道: “侯爷,宫里的内侍来了,是陛下召你回长安议事!” “可有是因为何事?”王宁皱眉问道。 “是吐谷浑和吐蕃犯边!” 王宁点点头,转身轻声对独孤曼玉道: “我先带人去长安了,你明再带着十二他们来吧!” 独孤曼玉点点头,道: “妾身知道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