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七章 朕对你们的表现很失望 (第1/2页)
阿翁,似乎对这个叫李广的学生很关心?刘彻试探着问道。 只是好奇此人有何能耐竟能惹得一诺千金的季布大发雷霆。刘襄淡淡说道,并未过多解释。 脑海中想着文帝对李广的评价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如今有了这个立军功的环境和系统化的军校教育,这位飞将军日后想必有的是仗打,大概不会再犯迷路的错误。 刘襄边思考边打量着军官学院内的师生情况。 一二一!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练为战,练为赢! 一支支数十人左右的队伍喊着口号,迈着整齐的步伐,从刘襄父子身边跑了过去。 院校内四处可以看见锻炼身体的师生,刘襄将后世的那一套体育器材引入了大汉军中,来提高军队素质。 军校师生每日不光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坚持锻炼,隔一段时间还要进行实战模拟。 过段时间,朕会为你安排一个边郡军官的身份,让你也来军官学院学习一段时间。刘襄对着刘彻说道。 是,孩儿明白。 我们去那边的教室去听一听讲课吧!看看学员听课认不认真。刘襄指着一排屋舍说道。 两人随意挑了一间教室从后门走了进去,准备听一听课。 教室最后三排的坐垫都是空位,就是前面坐垫也没有坐满,可以看得出来有不少学生旷课,即将上课的讲师并不招学子喜爱。 不多时,本节课的讲师带着一本纸质书走了进来,这堂课的讲师刘襄与刘彻都认识,正是晁错。 因后排无人,刘襄与刘彻十分突兀,晁错一入内就看见了。 虽说很震惊,可晁错迅速调整了过来,走上了讲台。 上课。 起立! 夫子好! 教室内的学生齐刷刷的起身恭敬行礼,纵使他们中有人不喜欢晁错讲课,可却无人敢不起身行礼。 诸生请坐。晁错躬身回礼道。 谢夫子!众人重新跪坐在自己的坐垫上。 安国,今日未来上课有几人,何因?晁错淡淡问道。 禀夫子,有十三人缺课,理由皆是抛石练臂力中不慎拉伤,在学舍修养。韩安国起身恭声道。 因刘襄的蝴蝶效应,这一世的韩安国并未成为原梁王刘武的门客,而是雁门郡边军的一名军侯,被雁门郡郡尉派到大汉军官学院学习。 课后将缺课学子名单交于军校职事。晁错淡淡说道。 诺。 上一节课我们讲了吴楚豫章之战,兵圣以明攻与暗袭结合之法拉拢桐国与舒鸠,大败楚军于巢邑。 今日,吾为尔等讲一讲柏举之战,此战中孙子以三万吴军大破楚军,使得楚昭王弃国都出逃,楚国元气大伤。 我诸夏历史上发生的战争不可计数,但以少胜多的战争凤毛麟角,都需吾等细细推敲,探索其中奥妙所在。 晁错虽未曾上过战场,但其在入朝以后,先后上《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和《复言募民徒塞下》等如何抵抗匈奴的军事着作。 提出决定战争胜负的四要素是将帅、士兵、地形、兵器;建议徒民实边,保障军粮储备;善于分析形势,主张以夷制夷。 故而刘襄特意安排晁错到大汉军官学院讲课,将军事理论思想传授于学院学子。 但大汉军官学院的第一届学生都是从军队里挑选的有培养潜力的中层军官 ,在各自军队中都是属于出类拔萃者。 对于晁错这种没有上过战场的夫子多有不服气,认为其没有资格给自己讲如何打仗,没几人愿意好好听晁错讲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