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昭陵扫墓人,斩首狄仁杰 (第2/3页)
br> 李道玄瞥了他一眼,似是看透了他心中所想,淡淡一笑。 “世人毁我、谤我、赞我、誉我……” “与我何干?” 他朗然笑道:“青史留名也好,遗臭万年也罢,我只做我想做的事,想杀你,就杀了,想救你,也就救了。” 昭陵中回荡着他的声音,那般潇洒疏狂,有种难以言喻的风流。 这一刻,李治突然明白了,为什么父皇会对他如此推崇和信任,也明白了为什么几十年过去,依旧还有那么多人对他念念不忘。 李治没有说话,只是对着李道玄深深一拜。 “从此以后,你便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大唐天子,而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昭陵扫墓人。” “你的法力和rou身都被我封印了,已和普通人无异,会渐渐老去,甚至死亡,除非有朝一日你能勘破心魔,做到真正的放下,才能破除封印,恢复修为。” “在这之前,好好为你的父母……守陵吧。” 李治躬身一拜,默默退下。 陵中安静下来,唯有长明灯静静燃烧。 李道玄轻声叹道:“太宗,别说我不给你面子,要换成我以前的脾气,管他是谁的儿子,直接就砍了。” “你和长孙皇后一共就只有三个儿子,现在还活着的只剩下他了,看在他最后幡然醒悟,还算有些担当的份上,我才给了他一个机会。” “如果他真死在了昭陵,那你可就不能怪我了。” 李道玄喝了一口酒,然后又在地上洒下许多。 “三壶酒,三百年,现在想想,我可真是亏大了,以后若是能再见面,你可得补偿我……” 昭陵中,声音不断响起,仿佛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在彻夜长谈。 …… 翌日,清晨。 李道玄离开了昭陵,没有人知道他这一晚都说了些什么,也没有人看见他的离开。 唯有在外面扫地的李治似有所感,回头望了一眼。 他知道,那个人已经走了。 发了一会儿呆,他轻叹一声,继续开始打扫落叶,整个人的气质也愈发安静。 说来也奇怪,远离了权力纷争,在这幽静的昭陵中,他反倒觉得更加心安。 …… 长安城,西市刑场。 这里又被称作独柳树,是长安的两大刑场之一,另一处名叫狗脊岭,是东市刑场。 有些身份的犯人,往往会在独柳树问斩,比如贞观时期的张亮,他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因收养了五百义子而被李世民视为谋反,最终于此问斩。 一大早,这里就挤满了人。 看砍头,历来是民间老百姓为数不多的娱乐项目,尤其是当贪官污吏被斩首时,大家更是拍手叫好,兴奋不已。 更有甚者在砍头后还会冲上去撕下几片rou。 比如酷吏来俊臣,此人在长安横行无忌,鱼rou百姓,yin人妻女,杀人如麻,历史中,当他被斩首时,百姓蜂拥而上去剐他的rou,将他碎尸万段。 整个长安的人都在奔走相告,敲锣打鼓庆祝,宛如过年。 但现在那个令人憎恶的来俊臣却高高在上地坐在台上,笑容阴险地注视着即将问斩的犯人。 那是一个面容温和的胖子,即便被押到了刑场上,却依旧临危不乱,保持冷静。 武嗣宗坐在监斩官的位子上,一脸得意地望着狄仁杰,笑道:“狄公,没想到你也有今日呀。” 狄仁杰冷笑一声,不作回答,心中却如电急转,思考着脱身之策。 昨天他在客栈中迟迟没有等到孔兄回来,便独自一人去了大慈恩寺,想去问一问寺中僧人,查一查圣僧玄奘入魔之事。 却不想,刚好撞见了武嗣宗和来俊臣在对前来上香的妇人施暴。 狄仁杰站了出来,救下了那个妇人,却不想武嗣宗说他身为彭泽县令,私自入京,意图谋反。 狄仁杰拿出圣旨,但他没想到的是,嚣张至极的两人竟然说圣旨是假的,强行让人把他抓了起来,而后火速下狱,伪造证据。 不经大理寺会审,也不上报刑部,他们一夜之间就定下了罪名,次日清晨就将他拉到了西市问斩。 狄仁杰如果还是宰相,他们肯定不敢这么玩,但现在的狄仁杰,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在两人眼里还真不算什么。 “时辰到了,斩立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