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章 参观工厂 (第1/2页)
“费罗先生……” 布鲁克林,信使电视机工厂内。 擦拭着手上的污渍,穿着背带服的工人一脸忐忑的对着费罗·法恩斯沃斯询问道。 “柯林·卢珀先生真的会带着罗斯福总统过来吗?” 虽然罗斯福总统会来信使电视机工厂参观的消息早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工厂,但是他还是有些不太相信,毕竟这可是总统先生啊,胡佛在位的时候可是从来没有到他们工作的地方看过。 “当然。” 面对工人的询问,费罗·法恩斯沃斯点了点头。 事实上,别说是工厂的工人,就连费罗自己在当初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同样是有些不敢置信,直到再三和柯林确认过后才勉强相信。 工厂参观的时间是在下午,但是信使电视机工厂的工人从一大早就翘首以盼起来。 因为即将发生的总统参观,一整个上午,电视机工厂内部都沉浸在一种紧张的氛围当中,不管是工人还是费罗·法恩斯沃斯都有些不太在工作当中,当然,在这样的情绪影响下,整个工厂当天的生产线状况自然也不太理想,不过,从上到下每一个人在意这一点。 就这样,在心不在焉的工作状态中,度过了一整个上午。 “来了!” 随着露易斯·沃尔顿来到工厂,所有人都知道总统要过来了。 这个时期的总统维安,还没有后来那么铜墙铁壁。 事实上,整个特勤系统的改变是在肯尼迪遇刺之后,负责保护国家元首的特勤局才在维安做法上掀起革命性转变。 肯尼迪在得州达拉斯遇刺,也成为了美国特勤局史上的最大败笔。 毕竟,总统当着他们的面被一枪掀开了头盖骨。 而在此之前,总统的维安规格虽然严密,但是还有着一定程度的自由度。 跟在露易斯·沃尔顿身后,几个一小队特勤局的维安人员来到工厂,十几分钟之后罗斯福就在柯林的陪同之下也坐车到达了位于布鲁克林的信使电视机工厂。 从轿车上下来,在工厂周围等待的《信使世界报》记者就立马拍下了照片,凭借着自己信使报社的元老身份,小约翰跟在柯林身后,亲眼目睹了老板帮着总统推轮椅的模样。 虽然,在普利策大厦的时候,他对于罗斯福的政见抱持着怀疑的态度。 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于亲眼见到总统而感到激动,尤其是如今近距离的情况之下。 推着罗斯福的轮椅,柯林带着他来到了信使电视机工厂内。 “总统先生……” 看着出现在工厂里的罗斯福,哪怕早就已经得到了柯林的肯定,费罗·法恩斯沃斯脸上的表情依旧显得有些激动。 他有些紧张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角,这才上前说道:“很荣幸您能够来到信使电视机工厂。” “下午好,费罗·法恩斯沃斯先生。” 轮椅上,罗斯福微笑的伸出手掌:“很高兴能够见到你。” 看着罗斯福伸出的手掌,费罗稍稍愣了一下,紧接着连忙伸手和其握住。 同时另一边,《信使世界报》的记者立马按下快门,将这一幕记录了下来。 电视机工厂的参观,是在当初柯林在罗斯福‘炉边谈话’后就确定的行程安排,其目的自然是为了区别于前任总统胡佛远离民众的形象,为其树立亲民的姿态,用以维持民众对于自己的信任。 ‘炉边谈话’虽然帮助罗斯福稳定住了恶化的金融危机,但是却并没有彻底解决掉这个问题。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 因此罗斯福在积极推动‘新政’的同时,也需要通过亲民的形象,来不断的对民众发出呼唤,避免公信力的流失。 收回自己的手掌,罗斯福的目光落在了工厂的流水线上。 对于电视机的生产,罗斯福显然有着几分兴趣,作为一个新兴的产物,罗斯福对于电视机的了解并不多。 事实上,不仅仅是他,整个美国甚至世界都不了解这个产物。 “所以,这就是电视机吗?” 双手滑动轮椅,靠近工厂的流水线,罗斯福看着线上半成品的机器,忍不住对着一旁的工人询问了起来。 “是……是的……总统先生……” 面对总统突然的询问,这个工人显然有些不知所措,他激动了半晌才结结巴巴的回道。 “不需要太紧张,事实上我们都同样在为了这个国家而努力工作着,只不过是因为分工不同而已。” 不得不说,在拉拢民心这一块,罗斯福显然极具经验。 这或许和他本身的经历也存在的关系,毕竟当一个人失去行动力的时候,他自然而然的就会选择其它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魅力。 在罗斯福亲善的态度之下,不仅仅是信使电视机工厂的工人,就连在一旁负责拍照的记者也被他和善的态度所感染。 整个电视机参观的过程,极为顺利。 跟随着罗斯福的轮椅,《信使世界报》拍下了大量的照片。 很快的,在柯林的引导之下,一行人从工厂的流水线经过来到了电视机的研发部门。 来到自己擅长的领域,费罗·法恩斯沃斯原本紧张的情绪有了几分缓解,他当着罗斯福的面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发明。 “了不起的发明,费罗先生。” 虽然,在过程中,费罗·法恩斯沃斯很多的描述,罗斯福并不能完全听懂,但这并不妨碍他对费罗的发明做出称赞。 “有的时候,一个好的想法,往往能够改变世界。” 考虑到目前柯林和美国无线电公司的专利诉讼,罗斯福不能太明显的表达自己的态度,避免被反对党批评总统干预司法,但是罗斯福参观信使电视机工厂这一做法,本身事实上就是一种立场的表达。 这段时间以来,《信使世界报》一直都在报纸上支持罗斯福的新政,宣传他的政策。 因此,罗斯福自然也需要有所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