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95 平均月薪3500?平均这个词用得好 (第1/2页)
弄潮1990从厂长开始正文卷095平均月薪3500?平均这个词用得好一旁本来插不上话的冯元庆也愣了。 发工资得10万刀? 这得多少国外的工程师? 难怪说技术简单! 看来,自己也得去忽悠一些外国技术员来给村子里打工了。 “你没开玩笑?你有多少外国工程师?这是10万刀啊!折合夏币86万了!” 孙铭盛再也不淡定了。 哪怕谢旸问他贷款860万发工资,他都没意见。 可谢旸要的是十万刀! 外汇啊! 自己是银行的行长,手里有外汇额度,可那些额度也都是外汇管理局下拨给银行,用来支持一些高科技企业引进技术、生产设备等的。 谢旸之前要三个月的外汇额度,他已经答应了。 这过分了。 “确实,我也不想啊……可没办法,咱们技术开发压力大,从他们进入我公司后,每天基本上吃住都在技术研发室跟车间……孙行长,您也知道,国外《劳动法》什么的……如果不按照那个来,最后甚至可能会影响国家的名声……” 谢旸装出一副我为国家考虑的样子。 涉及老外没小事。 “再说了,我们这也算千金买马骨,国际上这方面的技术比我们先进多了。与其引进技术,还不如直接找相关技术人员来给我们开发……” 谢旸继续解释着。 这样成本是最低的。 “还能这样?确实,能从国外找来相关技术人员,成本肯定比引进技术要低很多,还不用受气!关键技术还是自己的啊!” 冯元庆的心思顿时活泛起来。 之前听到谢旸说旸宏科技有外国工程师,认为谢旸能提供两极管式液晶显示器,就是来源于这些外国工程师。 “你有多少外国工程师?” 孙铭盛根本就不信。 他琢磨着,谢旸怕是想要用这样的方式来从银行搞外汇,到时候偿还银行的外汇贷款。 “7个。” 谢旸也不隐瞒,甚至神态都没有任何变化。 “啥?” 孙铭盛瞪大了眼睛。 就连琢磨着从国外招牌电子技术工程人员的冯元庆听到,也倒吸了一口凉气。 “谢……谢厂长,你们的外国工程师,一个月给一万多刀?” 这不怪杨元庆没见识。 一万多刀,10多万夏币! 这特么的不是创业投资,也不是技术研发费用,是工资啊! 都说外来和尚好念经。 再好念经,也不至于给这么高的工资不是? 多少厂一个月能挣十多万? 按照谢旸说的,仅仅是7名外国工程师,一年就需要上千万的成本! 特么的! 钱都给老外挣了? “你觉得,我信么?” 孙铭盛深吸了一口气,他被谢旸给气乐了。 月薪10万啊! 就是外资企业,除了那些国外派驻过来的高级工程师跟高级管理人员,也没有可能拿这么多。 “孙行长,千金买马骨呢。再说了,如果没有这高工资,他们也不会那么卖命……咱们数控车床的两轴两联动、数控铣的三轴两联动控制系统都已经完成……” 谢旸平静地说道。 这时候,他自然不会说是他把系统的总体架构拿出来了。 任何控制系统,最核心的就是架构。 完成架构后,就需要一堆人来充实系统,用各种程序来实现系统控制跟各种功能。 经验丰富的,搞起来自然快。 “你这准备大规模招聘外国工程技术人员?可这工资……” 一个月十多万啊! 只是一个人的工资。 一想到这,孙铭盛的心肝儿都痛了起来。 怕是到时候谢旸这厂发工资都要发穷。 冯元庆也是如此想法。 “会招聘一些,不过以后工资不会这么高。现在这些人工资高,主要就是加班费……” 谢旸把目前造成国外工程师工资如此高的原因做了介绍。 “可一个月3500刀啊……” 孙铭盛提醒着谢旸。 目前看来,旸宏科技短时间内是挣不了啥外汇的。要发工资,就得一直由银行提供外汇。 “相比引进技术,这成本很低了。放心,后面我们肯定会挣外汇的。光挣国内的钱,没有啥意思……” 谢旸平静地说道。 孙铭盛嘴角抽搐了两下,还想说什么,可最终还是放弃了。 “这么多钱,你们这也真是的……” 三台点钞机不停地运转。 半个小时过去,才点一袋钱。 这对他们来说,这业务真不是好工作。 “都别抱怨了,有了这笔钱,咱们的储蓄任务指标,至少几个月无忧了。” 刘凡安慰着抱怨的业务员。 一千万,还不够他们一个月的储蓄指标。 可这一千万是可以分开存入啊。 平时本来就有不少业务的。 “刘科长,旸宏科技赚钱的速度,从来都赶不上他们花钱的速度,这一千万,怕是咱们还没带回银行,都花出去了……” 抱怨的业务员说道。 该死的。 就是把她们弄来帮着数钱,还不给工钱的那种。 “没有一千万,这次我们发工资都要140多万,还得留下下个月的工资……” 陈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