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要当好人 (第2/2页)
三番四次的打断让李算想要骂人,但来讯息这人,却是亲手把他从助理提拔成编剧助理的张老师。 张老师在编剧群中留言:‘兄弟们加油!我从美国回去,给你们带纪念品。’ 同组另一个,如李算一般的编剧助理已经发出了一句‘谢谢张老师’,可李算看着微信界面,半晌没有动作。 没错,此时他正在剧组,为《别了,拉斯维加斯!》担任随组编剧,行内管他这种,叫拿得少、没署名的代笔。 记忆中这戏对十年后的李算那就是个噩梦,它拍了,成片了,甚至卖剧合同都签了,但就是没播。 没播,堪称编剧生涯的最大陷阱,即便已经把钱揣兜了,作品没播也会让编剧脊背发凉。 你这作品既然成片了,也卖给电视台了,那就是审核通过了,现在不播是不是因为有什么敏感问题? 电视剧可是先播出,后结账,这剧不播,那投资人就是一分回头钱都没有,你拿着投资人给的稿酬可以吃香喝辣,但你安心吗? 李算记得很清楚,虽然没播,但导演、制片屁事儿没有,因为他们一个是名气不菲的五代导,一个是跟管虎导演合伙开公司的金牌制片,唯一怕事儿的,也就现在剧组担任总编剧的张老师了。 张老师这人,是李算的第三任师父,说是恩重如山过了,说是拔毛吸血也重了,圈内都自嘲剧组是草台班子,哪怕十年之后,除了阿里腾讯,也没有哪个公司能挑战圈内的师徒制度。 不过这一切都没关系,因为他是重生的,犯不着为了钱干活,也犯不着为了什么前途卖命。 所以,现在摆在李算面前的有三个选择。
一,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辞职走人。 二,跟着慢慢混,反正怎么写都不挨骂。 三,救人于水火,当一个人见人爱的傻X。 李算‘懂事儿’的想了想,觉得这事儿也好解决。 他抬眼看了看天花板,还是没人搭理他。 ‘要不,咱就别懂事儿了?’ 他想着。 …… 李算在心中默念三遍‘别学坏’,然后拨通了总编剧,张老师的电话。 上辈子跟在这位老师身边没发财,但有幸看着她买房子,看着她开玛莎,又看着她随便一个电话,编剧费用都几百万,说没眼红是不可能的。 但同时看她顶着胆结石的剧烈疼痛写剧本,又看着她在被甲方涮了之后还笑脸相迎,生生把鸽子蛋大小的胆结石拖成乒乓球大,然后特意挑大年三十,这个没活儿的时候去医院…… 李算就觉得,如果他穿过来的时候是因为猝死,有很大可能就是因为张老师,因为他们编剧工作室那‘干活不要命’的传统,就像是能培养出一个预备猝死小团体。 李算的电话接通了大洋彼岸。 “有事儿?” “张老师,这个戏播放的时候会有麻烦。” 电话那头张老师应该是很纳闷的,一个刚入行的小编剧,上哪儿去知道什么导向问题? 他接着说:“是赌,咱们这个戏,起承转合都跟赌有关,而且还是在美国赌,这问题,挺明显的。” 电话那头没声了,李算能推测到张老师的反应,一个刚刚晋升的年轻人发表了万言书,痛斥集团问题,张老师肯定也跟任老一样,觉得这小子肯定是发了精神病。 他继续说:“张老师,您有时间的话,咱们详细聊聊?” “不用了。” 张老师的声音明显冷了下来,“有什么事儿等我回去再说吧,但是李算啊,我知道伱有顾虑,可咱们的进度不能停,你是签了合约的,咱们先把手头的剧本写完,行吗?” 有您这句话就行。反正播不了跟他李算没关系,提醒一句,就是报了当年的提携之恩。 “好吧,我试试。”李算说。 张老师说:“第十一集晚上就能交吧?咱们这个戏投资挺大的,制片人催得急。” 挺大的?这戏一共投资1.2个亿,请了五代导,当然是挺大的。 李算顺嘴胡诌:“没有问题。” “好,那我等你。” 电话挂断,张老师的领导艺术由此可见一斑,从没有抖音上那些小领导的‘今天晚上必须完成’,而是一句‘我等你’。 交稿的压力给到,下属心里也没什么反弹,领导艺术到家了,将士怎能惜命啊。 打开文档,文档抬头:《别了,拉斯维加斯!》。 这戏后来待播的时候,叫:《啊,故乡的云!》 瞧瞧这俩名字吧,这戏为什么不播,还不明白吗? 李算对着文档相面,然后对这知道结局的东西,一笔也写不下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