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48.千古大文豪级别!巴蜀才子念奴娇! (第2/4页)
r> 念完…… 温寒月的眼角就忍不住留下了眼泪。 这样细腻的婉约词,真的是直接击中了她内心的最敏感脆弱之处,忍不住代入了其中,仿佛切身体验了一番其中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 现场也是一片寂静。 旁边的王建彬满脸的赞叹,听温寒月念完,感觉回味无穷,却觉得不过瘾,亲自开口念了一遍。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亲自念了一遍,王建彬才感觉心中舒畅了一点,将心中的激动情绪发xiele出来了一点点,可是一双眼睛当中依旧满是激动的波动。 以王建彬的学识和见识,他可以肯定,这首一剪梅,绝对是历史上所有同词牌一剪梅作品当中做让他忘却的一首作品,明显高出了其他所有一剪梅作品一个档次,包括上教科书的那两首一剪梅,也明显不如王程的这首。 毫无疑问! 王程这首一剪梅,又是一首传世佳作,千古佳作级别的存在。 这才华…… 王建彬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 现代社会,所有人都接受的是现代教育,多古代文学体裁的了解都属于兴趣爱好,能研究透彻一两个词牌就属于难得了,能熟练用一两个词牌写作就属于才华出众了。 而王程,从上央视写古词开始,就没有写过重复的词牌。 定风波,满江红,青玉案,以及今天的鹊桥仙,一剪梅! 这么多词牌,现场所有文坛人士,别说写了,诸多文坛大师都不一定能清晰地将这几个词牌的格式说清楚。 如温寒月,汪红伊,俞鸿,罗学亦等等对古词有研究的,能自信完全按照格式写出作品来的,也就一两个词牌! 如王程这样,能写这么多词牌,而且每一首都堪比千古佳作级别的,真的是近几百年来都不曾出现过,只有古词作品最巅峰时期的两宋时期才有一两位大文豪能做到这种程度,而那两位能代表宋词巅峰的大文豪,在书法上却是差了王程一筹! 王程的形象,在王建彬的心中,再次拔高,身上闪烁着穿越历史的光辉。 全场安静了几秒钟之后! 王建彬首先鼓起掌来,将所有人都惊醒了过来,一边鼓掌,还一边大声赞叹着:“好,好,好!好一个一剪梅,好一个鹊桥仙,王程先生在古词领域的造诣,绝对是当代无出其右者!” 全场所有人也被惊醒了。 所有人都纷纷使劲鼓掌。 甚至,俞鸿,汪红伊,张国斌,彭杰,蒋钦等人都站了起来,使劲鼓掌。 然后,其他人也都站了起来,激动地看向王程,使劲地拍着手掌,以此来发泄自己的激动情绪。 后台的周志洪,刘浩锋等赣西卫视节目组的人也都激动的使劲鼓掌,他们不只是因为王程的作品而激动,更是因为可以预期的收视率而激动。 如此好作品刺激之下,收视率绝对会超过他们的预期。 旁边的张会中,李诚,李广,吴桐等人也在鼓掌,但是每个人的表情都有些严肃凝重,似乎对发生的事情不是很满意。 他们心中都很担心,担心王程如此惊艳的发挥,会将赣西卫视的收视率拔高到他们没办法理解的地步,如果真的收视率达到了八点这个神话数字…… 那他们后续还怎么竞争王程? 收视率一旦达到八点以上,就几乎是进无可进了。 因为,再进一步的话,就快威胁到春晚的收视率了。 可是春晚收视率怎么来的? 那是政策性强制所有电视台一起播放春晚,才积累出来的十点以上的收视率。 如果一个地方台就能将收视率做到十点的地步,那全国得多少人收看? 这在理论上,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数字。 所以! 他们都不希望王程在这里表现太好,那样将收视率拉的太高的话,那他们后续就没有突破的目标了,也就没有创造历史的机会了。 可是,他们知道,他们没办法控制王程,只能在心中祈祷着。 而其他许多人,都是一边鼓掌,目光一边看着王程和温寒月,祈祷着是不是会发生什么? 温寒月也是眼神希冀地看着桌子上墨迹还未干的一剪梅,时不时地偷看一眼王程,心中不断的呼喊着——送给我吧,我会收藏一辈子,我是你的脑残粉呀…… 所有人都在看,王程是否会将这首一剪梅赠送给温寒月,就如刚才将那首鹊桥仙送给俞鸿一样。 如果王程真的将这首一剪梅送给了温寒月,那么说明他们挑战王程,就有机会得到王程的作品,作品越好,几率越大。 可惜……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王程没有理会现场如雷鸣一般的掌声,自顾自地将刚刚写完的作品收了起来,动作简单而迅速,没有丝毫的怜惜,并不在意是否会因为墨迹未干而出现瑕疵和损坏。 看的所有人都是心疼不已,温寒月更是心中极其失望。 只见王程将这首一剪梅真迹收起来之后就随手放在一边,丝毫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