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6章买年货  (第1/3页)
    分了大米,估计这几天没有几家能忍得住不吃的。    熊家煮了一锅大米饭,每人都吃了几大碗。    东北人家都是灶台大铁锅,也没有电饭煲和蒸饭的甑子,家家都是用大铁锅煮的。    一层金黄的锅嘎巴,吃起来嘎嘣脆!    老弟把家里的锅嘎巴都承包了。    吃完了这顿,再想吃就得等到过年的时候了。    饭后,熊长禄和余秀华坐在炕上,商量着今年的年货怎么个买法。    本想着给孩子们都换身新衣服,可是看看手里的这点钱,也舍不得。    “我看干脆每人买双棉鞋吧,这过年了,也得高兴高兴啊!”    “爸,我不要了,给老弟买吧,他上学呢。”    熊贵清提前打招呼。    一双棉鞋六七块钱呢,他脚上有老妈做的棉鞋,够穿了。    熊贵亮读书,现在的初中生也攀比,穿着手工棉鞋会被人笑话。    “行吧,给老弟买。”    老爸认可了这个决定。    “贵清你列个单子,买年货的时候照着买。”    “哎。”    熊贵清拿来了纸笔,写上了“老弟棉鞋1双”。    “家里得买件大衣。”    这是老妈的提议。    她早就说过这话了。    主要是没有大衣出门太冷了。    有一件大衣,谁出门谁穿,这不挺好么!    “嗯,那就买一件吧。”    熊贵清在清单上写上“军大衣1件。”    “还有呢?”    他拿着笔问。    “给你爸也买双鞋,鞋都破了,咋干活啊?”    “我?嗨,我的鞋还能穿,不要。”    老爸抿抿嘴唇。    熊贵清知道老爸还是想要一双新鞋的。    他那双鞋的底子都磨薄了。    “爸,给老弟买鞋是因为他要好好学习,不能冻着。给您买鞋是为了让您干活的时候舒服些,这鞋我觉得应该买。”    “买啥买?!我的鞋还好好的,不买。”    在熊贵清和老妈的坚持下,老爸的这双鞋也写上了。    “给你妈买双手套吧,你看看手都冻坏了。”    老妈一直没有手套,冬天进进出出的干活做家务,手都冻裂了。    “嗯,给妈买双手套,还有嘎啦油(蛤蜊油),手都冻裂了,抹点能好。”    “啥嘎啦油啊,不要不要。”    老妈怕花钱,坚决不要。    “行,嘎啦油不要,手套得买。”    老妈只得妥协了。    熊贵清把“老妈手套1双”也写上了。    “今年咱家虽然养了猪,可这猪rou也没捞着吃,买点rou回来吧。”    熊长禄琢磨了一下说道。    “买多少?”    “五斤吧,太少了过年不够,买多了又……”    老妈算计着。    “妈,五斤太少,不管咋说,忙一年了,吃点rou也应该,十斤吧。”    熊贵清提出自己的看法。    他觉得十斤都少。    这可是东北,十斤是市斤,可不是公斤。    “十斤啊?!”    老妈有些rou疼。    老爸想想说道:“孩子们还在长身体,就多买点吧。”    接下来,就是其他的干菜。    像干蘑菇,干粉条这些都得买点。    这些都是他们两口子咬牙安排的。    原本这些年货要一家之主亲自去采购的,毕竟老妈不识字。    熊贵清觉得还是自己去比较好,因为他想着再多买点。    何献超几天前把医药费还给了他。    虽然熊贵清再三推辞,何献超却一改往日的大大咧咧,很认真的说道:“这钱必须我来出,你不会跟哥们争吧?”    熊贵清明白何献超的心思,他只得收下。    就这样,熊贵清又有钱了。    他想着趁这个机会再添补点,买点糖果瓜子啥的,也多点年味。    “爸妈,要不我去吧,我和老弟俩能忙得过来。”    熊长禄想了一下,说道:“好吧,明天你们就去吧。”    春节前的这个月,每天都有往返分场到场部之间的车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