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提高产量的秘诀 (第2/2页)
张了。 改换了新品种,收获的时间提前了十左右。 以前都是十一之后才开始豆收,现在九月中下旬就开始了。 侯勇把鲜红的幸福摩托停在大豆地边,他和农业技术员一起,沿着垄沟往里走。 差不多三四十米后,才扯了两棵焦黄的豆秧子,查着杆子上的豆荚数,又揉开几个豆荚,查起了豆粒数。 又把豆子放进嘴里,咬了咬,感觉着豆粒中的水分。 技术员根据刚才的数据,一番计算之后,记下了估算的亩产量。 这样的动作,他们在很多的豆地里进行过。 把各个地块的预估产量合在一起,这个数字基本上就是今年三分场大豆的总产量。 就算是有些误差,数字相差也不会太大。 侯勇望着金黄的豆地,道:“再过几就收吧。” 其实,在地里这样干的不止是他。 农场农业科是主抓粮食生产的,一年到头,他们科室是最忙的。 农场不仅有农业技术员,技师,还有农业科长,农业副场长。 至于场长那更是从农业副场长升上来的。 对农业生产是极为熟悉的。 就在侯勇和技术员准备返回办公室的时候,几辆吉普车扬着一路的尘土,向他们驶来。 嘎吱,嘎吱的刹车声,让侯勇警醒。 他一看就知道这是农场领导们到了。 果然,从车上下来的正是赵场长。 还有农场农艺师,农业科科长,技术员等人。 他们简单的跟侯勇打了招呼,就径直往地里走。 把刚刚侯勇的动作又做了一遍。 赵场长看着手里的豆杆,跟农艺师嘀咕了一阵,而后来到侯勇的身边,道:“你们这块地的产量有点低啊!”
“二分场的平均亩产已经出来了,300斤。” 一听这话,侯勇满嘴的苦涩。 三分场的农田并不平整,每个地块都是高岗和低洼相间。 高岗上的旱,低洼地块涝。 在这样拉扯下,平均亩产200多斤,这已经算是不错了。 其实,在北安管局的各农场,大豆亩产200斤及以下的占一半以上,只有40%左右亩产在200斤以上,300斤及以上的只有12%。 二分场的地理条件确实要比三分场好。 从整个农场地块分布来看,二分场占据了大部分的平原地块。 而三分场靠北,占据的是起伏的丘陵。 从三分场北边地块往北七八里地就到了山区。 那就是北山。 见侯勇不话,赵场长笑了。 “侯啊,有压力了?做一个分场主任不容易啊!虽然我知道你们有客观条件限制,可是我们还是要努力提高产量,这才是你的责任。” 把这些大神送走,侯勇也回到了办公室。 正遇到从值班室出来的熊贵清。 “哎,你怎么在这儿?” “哦,我打个电话。” 没办法,整个分场只有办公室有电话,不来这打电话,只能去场部了。 “正好,我有事想跟你聊聊。” “啥事?” “来,来,到我办公室来。” 熊贵清刚坐下,侯勇就给他沏茶,目光灼灼的看着熊贵清。 “你,你这是有啥事啊?” 熊贵清被他看的心里发毛。 “呵呵……” 侯勇咧嘴一笑,道:“我有个事想要请教你。” “请教不敢,有事就。” “你,怎么能提高亩产?” “提高产量?” “对,提高产量。” “你怎么问这个问题啊?” “唉……” 侯勇把今领导的委婉批评了。 熊贵清一听就乐了。 这件事,在前世熊贵清可是听到过道消息的。 粮食产量问题当时的分场领导是咋解决的。 熊贵清喝了口茶,老神在在的道:“这件事啊,难也难,不难也不难呐!” 侯勇的眼睛直放光。 “你!” “那我了?” “别卖关子了,快。” “荒地!” “荒地?没懂,啥意思?” “呵呵,你以为其他分场的产量都是真实的?” “啊,这还能有假吗?” “他们是用了一个花眨” “啥花招?” “就是头一年多开垦荒地,第二年把地种上,只是在报播种面积的时候这些地都不报。” “到了秋,粮食一收,这产量不就上来了嘛!” “嘶……真是这么干的?” “你以为呢?” 熊贵清解释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上级要报表好看,你就得想办法。否则这报表咋弄?” “哦……” 侯勇眨眨眼,他心里有了想法,让人把那些边边角角的荒地都翻了,我就不信,明年我的产量还上不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