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设计很厉害_32、先去吃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2、先去吃饭 (第1/3页)

    顾和颜大受震撼。

    虽然她从小就喜欢画画,但在以往的思维中,可从来没有把绘画与诗词联系到一起。

    而且国内的绘画理念,在教育体制上也是以西方绘画为核心的,安忆现在却跟她说,这种绘画方式并非通往艺术的道路,这无疑让她感到很困惑。

    “按照你的说法,那我们国家在教育体制上所制定的绘画理念,不是从根本上就是错的?”顾和颜经过一阵深思后,蹙着眉头对安忆问道。

    安忆听到这问题,不禁愕然。

    这小妞的思维也真是够深广的,自己明明才学了半年绘画,还是个刚入门的菜鸟,却把绘画问题直接发散到了教育体制上……

    不过一想起期末考试时,对方在思政考题上的种种预判,也就不奇怪了。

    像对方这种顶级学霸,看待问题的角度,基本都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从宏大而深远的惯性。

    而这一点,正是普通人与学霸之间最本质的差别,也是普通人与天才之间的差别。

    为什么世间大部人都平凡无奇,只有少数人才能成为国家之栋梁?

    其实这不仅仅是智商上的差距,也有思想格局上的差距。

    “这种事情没有对错。”

    安忆思忖片刻,才面色认真地回道。

    “嗯?”

    顾和颜一脸肃然地望着他,显然在等他后续的解释。

    安忆见她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没有办法,只能从根本上开始解释道:“对于教育体制的制定,我们需要从宏观角度去看待问题。

    你也知道,我们国家是从苦难中复兴起来的,其中的艰难,我们这些90后较之父母辈,其实已经感受没那么深了。

    但事实上,在上世纪最艰难的时候,全国上下没有一处地方不是穷困潦倒的。

    甚至就连制造和研发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们,也吃不起一颗普通的鸡蛋。

    而那时候的农民,一家子的年产值,更是需要养活好几个工人。

    后来为了改变局面,国家不得不进行改革开放,并引入市场经济,于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日常。

    再之后,就是新世纪了,我们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整个国家经济开始腾飞,而城市化发展也进入了飞一般的发展模式。

    那么,我们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

    要知道,我们国家可从来没朝国外发射一颗子弹,也没有烧杀抢掠、豪取横夺,但我们从建国后到今天,却只用了短短几十年时间,就成功崛起了。

    原因在哪里?

    其中最关键一点,无疑就是教育模式的制定,它在最大程度上,为国家发展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新生代力量,并发掘了国民的潜力。

    的确,我们从西方引进的绘画模式,并不以培养艺术家为目的,但它有以另一个深层次的实用价值,就是培养出像我这样的人。

    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以及各行各业的勘察师,这些职业都必须以西方的绘画为基础,才能培养出来。

    如果没有这些人,我们国家要快速实现现代化、并将城市化发展达到现在这个程度,是绝对不可能的。”

    一番长篇大论结束,安忆忽然笑了笑,又接着说道:“当然,除去教育体制在实用价值上的侧重,艺术家之所以如此贫瘠,也有其客观上的原因。

    比如我们国家现阶段,还有无数的老百姓急需脱离贫困,他们更需要的是物质上的基础,而不是艺术上的追求。

    所以我觉得,阻碍艺术家诞生的原因,除了和教育体制有关外,和时代本身也有关系。

    我们国家目前正处在务实的阶段,经济发展才是首要任务,艺术这种东西,是需要某种特殊环境来支撑的。

    再就是,在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中,本身也很难诞生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

    这一点不止我们国家,全世界都一样。

    比如在当下,无论中外,总是会突然冒出一些爆红的所谓的艺术作品,但它们都不过是以流量为本、通过资本方式炒作出来的产物,实际上早就脱离了真正的艺术范围。

    这样的东西,往往是自我标榜、自我立法的后现代主义作品,根本目的就是用来圈钱的,他们是通过资本的装饰,让人们在感官上,对它们进行了接受。

    可热度一旦过去后,这些作品还能像杜甫、苏轼的诗词,王羲之、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