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应变【下】 (第1/3页)
“连长,叛匪是不是不来了?” 一排长问道。 整片戈壁滩,只剩下天边地平线处还剩下一点亮光从云层的夹缝中透过来。 那亮光狭长的如同细线,横着切过来,虽然不亮,但还是刺眼。 刘振华用力眨巴了几下眼睛,强行振奋精神。 人在湿冷的环境中,体温下降的很快,极其容易犯困。 “距离晚饭还有多长时间?” 刘振华没有回答一排长的疑问。 这么多年在战场上的直觉告诉他,叛匪一定会来。 “还有半个多小时。” 一排长回答道。 “等到晚饭时间,不来再说。” 刘振华说道。 一排长没有再说什么。 伏击战拼的就是耐力。 耐得住不一定会有收获,但要是耐不住,一定会出错。 其他的事情出错了还能认错、改错,打仗可没有第二次机会。 刘振华坚持等到晚饭时间也不是仅仅凭借着自己的直觉。 直觉这东西,有时候能救命,有时候也能害人。 但他知道叛匪既然要来,就一定是偷袭。会抽准部队最松懈,戒备最低的时候。 不管是训练有素的战士还是普通老百姓,都逃不过吃饭睡觉。 做这两件事时,恰好也是最放松、最容易被敌人趁虚而入的时候。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营地中,炊事班已经准备开饭。 风向正好从那边吹来,空气中的饭香和柴火味儿熏得战士们不住的咽起了口水。 “来了!还有个骑马的!” 刘振华眼睛一眯,看到远方冒出来一片黑乎乎的人影,最后面有个人骑在马上,看来是这伙叛匪的头头。 “一会儿别打那匹马!” 刘振华交待道。 自从“老伙计”换出去后,一看到马他心里就痒痒的…… 眼下送上门来的一匹,不要白不要。 “真是匹好马!” 叛匪们的距离又近了些,刘振华看的更加清楚。 这匹马四蹄雪白,俗称踏雪。 身上的鬃毛在微弱的光线下还呈现出油亮的光泽。 “妈的……说不定这马吃的比老子还好!” 刘振华在心里想道。 他已经把这匹马看成了自己的东西。 以往对付小鬼子和反动派的时候,他看上的东西,即便没有得到,也没有再留给敌人,这次也不可能发生意外。 “连长,这群叛匪有点邪门……” 一排长忽然开口说道。 战斗一触即发。 保持静默是起码的准则。 一排长是枪林弹雨里摸爬滚打过来的老兵,不会连这最基础的东西都不知道。 他硬着头皮开口,说明情况有些出乎意料之外。 刘振华皱着眉头,凝视前方。 早在一排长说话之前,他就看出来了这群叛匪的奇怪之处。 按理说,叛匪们都是一群乌合之众。 听到枪声第一反应不是就地寻找掩护,组织火力还击。而是先顾着自己的脑袋别被子弹打穿,有时候趴在地上还高高的崛起屁股,像极了芦苇荡里埋头抓鱼吃的野鸭子。 但眼前的这伙儿叛匪却纪律森严。 在进入步枪射程后不久,起码的那人便下了马。随后把马牵到一处土包后遮挡起来。 他从马上下来后,让出原本遮挡住的马鞍 刘振华看到马鞍后面挂着一个很大的皮口袋,鼓鼓囊囊的,不知装了什么。 看久了远处,眼睛容易走神。 一恍惚,那皮口袋已经被卸下,所有的叛匪全部伏地了身子,猫腰前进。 队形从先前的竖列变成一字排开,并且还有梯次配置。 在最后的几人,时刻护在那骑马的周围,像是预备队。 最前的三人,每人之间间隔大约十几米,稳步推进,并且前进一段距离,就彻底匍匐下来,观察四周动向。待确认安全后,便朝后方打个收拾,示意继续跟进。 “这不是叛匪,就算是,也是受过军事训练的。” 刘振华对一排长说道。 两人几乎趴在对方的耳朵上,用气声交流。 “你看最前面的,是他们的尖兵,负责探路。那个头头身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