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试点项目 (第2/3页)
拖拉机可不一样。 汽车的轮子都有陷入泥泞里的时候,即便他听说拖拉机的劲儿比汽车还大,轮子能有一个人那么高,估计也从外面进不来这戈壁滩。 “刘连长考虑的稳妥!这也是团长正在考虑的问题。” “团长有什么好法子吗?” 刘振华问道。 这些问题早在他离开团部前,团长都特意交代过,所以干部胸有成竹的回答道: “团长的意思是,修路!而且要和附近的垦区串联起来,搞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尤其是背面,一定要修通!” 刘振华听后不住的点头。 修路是除了水渠之后头等重要的事情,他也动过脑筋。 但是在没有上级命令的时候,这种大事是不能私自行动的。 况且垦区缺乏修路的生产资料,更没有专业人勘探规划人员协助,所以也就只能想想。 不过沙梁子垦区的背面就是山! 翻过去才是另一个垦区。 当初划分垦区的时候,就是以这道山为界限。 平地上修一条能供汽车通行的便道很简单,无非是把路面上的石子全部挑拣出去,再把地面夯实就行。看山里连这个条件都没有,全是坚硬的大石块。得一点一点的把这些石块全部开凿干净,才能顺着山脉的走势,修出一条路。 刘振华不由得想起了主席的一篇文章,《愚公移山》,可惜以前组织学习的时候,自己只听了个皮毛,没能深刻领悟其中的精神。现在却是轮到自己到愚公了,对于这样没做过得事情,他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 指导员刚才已经听干部说了一遍,但再听还是激动,酒劲都下去了一大半,抢过刘振华手里的酒瓶子,说道: “老刘,团里会派专业的勘探人员和我们一起执行任务,但咱们也得选出个队伍配合。” 刘振华说道: “没错,这个人选很关键,而且还要进山。这边山里的环境咱们都不了解,所以还有一定的危险性。” 指导员喝了口酒,摆摆手说道: “这次你看家,我带队!” “这不行!还是老规矩,这样的事情我来!” 指导员还想争辩些什么,干部却插嘴说道: “都别争啦,勘探员下来垦区还得有一阵子,不是着急的事情!” 话音刚落,一阵饭香从外面飘了进来。 炊事班已经按照刘振华的要求做好了晚饭。 这是近来垦区吃的最好的一顿。 “眼下最关键的,是咱们连队已经变成了营极单位。这个消息还没有给战士们说。” 刘振华说道。 “一会儿吃饭的时候,你宣读一下团部的命令不就好了!” 指导员回答道。 刘振华没有回答。 一个连队升个成营级单位,最主要的是兵员补充。 自从刘振华借来了两个起义部队的连队后,沙梁子垦区实际上已经是一个营级的建制,只不过没有换名头罢了。 现在这个营算是实至名归,但紧接着的问题就是下层建制的扩编。 原本一个连队只有三个排。 即便新借来了两个连队,刘振华也把他们全部打散,混编到三个排中。 看一个营按照建制,就有三个连,算下来共有九个排。 这样的话,连级干部有三个空缺,排级干部九个。 “我是这么想的,刚好咱们商量好,一会儿就直接宣布。” 刘振华从衣服里拿出连队的花名册。 其实就是一沓纸片子,用线绳缝了起来。 册子前后都有写字。 从前往后,是连队现有战士的名单,包括排、班级干部。 最后一页往前翻,则是连队里所有牺牲战士的名字。 刘振华喝了酒,手上没有准头,一口气翻到了本子中间。 凑近看了看,发现牺牲的战士的名字已经写了有半本子……最新的一个,是刚刚牺牲不久的三班长。 刘振华在这一页停留了好一会儿,吸溜了下鼻子,才重新翻到了最前面。 “我是这么想的,原先的三个排长,原封不动,直接当连长。” 指导员表示同意。 部队还是连队的时候,他们三人就是排长,现在升了营极,水涨船高。连长成了营长,排长自然就成了连长。 刘振华问指导员要来笔,想要把三名排长名字前面的改成连长。结果这笔拿在他手里就跟个烧火棍子似的,想要往外撇,非要往里别,怎么着都不顺手。 “你来你来!” 指导员笑着重新拿过自己的笔,把“排长”两字全都换成了“连长”。 “其他的呢?新多出来的九个排长你是怎么考虑的?” 刘振华低头喝着闷酒,开始琢磨。 除却班以外,排是最基本的战斗单位。 指战员都知道,在剿灭叛匪等时候,并不是大兵团具有优势,反而是排、连这样的基础建制部队具有反应快、行动荫蔽、穿插迅疾等长处。 所以排长看似管的人不多,实际上却是极为重要的职务。要在现有的人手中选出九名排长,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