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红旗飘扬冰封上! (第2/2页)
一个多小时的功夫,徐参谋长舒一口气,扣上钢笔笔帽,大功告成! 三人清理出来一块地方稍作休息。 刘振华趁机把徐参谋背上来的勘探仪器往自己的背包里塞,徐参谋看在眼里,却只动了动嘴,一个字都没能说出来。 刚才高度的精神集中,让他的身体陷入了极度缺氧的地步。就连眨眼睛、吞口水这样早就习惯到没有感觉的事情,此时都成为了要克服的苦难。 “你们看,我从包里找到了什么?” 刘振华从背包里拿出一面展新的红旗。 这是当初在进入垦区前,教导员专门准备的。为了以防万一,他特意准备了两面。一面现在就立在沙梁子垦区营地的中心,另一面放在包里,两人都忘记了他的存在。 红旗的颜色,盖过了天上的日头,象征着胜利,象征着革命事业和新疆发展的光明前景以及所有屯垦戍边战士的无限动力! 徐参谋一下来了精神。 他对刘振华说道: “咱们……咱们应该在这里插上一面……一面红旗!” 刘振华觉得徐参谋这个提议非常有意义,便把红旗平平展展的打开,并让别克找来一根小树枝。两人把红旗捆在树枝上,然后插在冰峰上,用石头块子固定住。 徐参谋颤巍巍的起身,一点点的挪动身子,到红旗旁边。掏出钢笔,递给刘振华,说道: “刘营长,我手写不了字了……你把咱们一行人的名字都签在上面,包括还在下面营地里的同志!” 写几个字刘振华还是没问题的,他也都知道勘探队中的队员各自叫什么。但嘴里喊得名字,和实际上对应的字,他却分不清……除了他自己的以外,其他人都在花名册里。平时对照着抄,不会出错,再者还有教导员给他把关。
可现在这不是逼张飞绣花吗?刘振华连赵明霞的名字是哪三个字都搞不清楚。 “没事,音对就行了,等……等下次路修好了,上来就容易,让同志们,自己……自己改!” 徐参谋的话语和他手中的钢笔一样,断断续续的。刘振华凑近耳朵,才勉强听清楚他话中的意思。 刘振华看他这副模样,心一横,扭开钢笔笔帽,在红旗上挨个写下勘探队队员的名字。 写完之后,刘振华给徐参谋念了一遍,确认准确无误后,两人看着红旗,心潮澎湃。 别克在旁边坐着,双手正在拍打牛皮靴上的沾染的雪。但他的眼神却在凝视着山尖和比白云一动不动,呆呆的出神。 没人知道他在想写什么,但他想的极为投入,似是对什么东西十分神往。 “来,别克同志,把你的名字签上,你也是我们勘探队的一员了。” 别克一愣,盯着刘振华手里的钢笔发呆。 他从没见过这个东西,这些天一直看到徐参谋拿着他写写画画。现在刘振华要把这东西递给他,他手骤然往后一缩。 刘振华还有些诧异,徐参谋立马反应过来,问道: “别克同志,你会不会写字?” 别克不好意思的摇摇头说道: “不会,就会说呢,我和我一个亲戚学的!字嘛,太难了,没几个人会,我也没地方学!” 徐参谋听后点了点头,重新把钢笔从刘振华手里要回来,问道: “你把你的名字按照民族语言发音,慢慢说一遍,我给你写上去!” 别克咧嘴笑了起来,搓着手,激动地说道: “我啥都没做,不写名字了吧!” “刘振华笑着说道: “别克同志,你给我们探路,还冒着那么大的危险,把炊事员背下山去。做了这么都多工作,当然要写上名字!” 别克仍旧一个劲的说着不用,但徐参谋已经用自己最后打起来的精神,冲着钢笔笔尖哈了几口热气,让凝固的墨水稍稍融化了些许,然后重重的在红旗上写下了“别克”两个字!然后又在红旗的最下方写道:“新疆军区x团沙梁子垦区于x年x月x日到此探路” “可惜咱们没有照相机,不然的话一起在红旗旁边合个影,那才更有纪念意义!” 徐参谋惋惜的说道。 刘振华上次照相是哪一年他都记不得了,好像是有了“老伙计”后,报社的记者非要采访,他躲不开,只得同意照了张相。 不过他想起在后勤上的时候,在李处长的办公室里见过这个玩意儿,当即拍着胸脯打包票说道: “没事,等路修通的时候,我去找我老战友卖卖脸皮,把那照相机借来,咱们仨拍个过瘾!不过先说好,交卷儿是公家的,得自己出钱!” 刘振华的话把徐参谋和别克都逗乐了。 别克看着红旗上自己的名字,反复读了几遍,眼眶有些湿润。 用袖子抹了一把,将刘振华包里已经装不下的仪器,全部扛起,说道: “走,咱们下山,不能再磨蹭了,一会儿要是天气变了,能把咱们都冻死呢!” 临下冰峰前,徐参谋回头看着红旗,若有所思了一阵,嘴里又把红旗上的名字逐一念叨了一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