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危机【二】 (第2/3页)
,也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不如在这里想办法尽快救人。 “卫生员!” 李秀英应声喊道。 刘振华问道: “你能不能判断那人还活着?” 李秀英用望远镜看了会儿,有些为难的对刘振华说道:“营长……一动不动的,距离又远,我判断不出来。但是……” “但是什么?” 刘振华催促道。 焦急之下,他语气很是严厉,把李秀英吓了一跳。 “但是……长时间泡在水里,会导致体温快速下降,也会导致死亡!医学上叫做‘低体温症’。” 赵明霞回答完,刘振华心里有些犹豫。 望远镜中能看到,是因为倍镜的缘故。实际距离,离他们目前所处的位置,大概在八百米开外。 这样的距离,几乎都到了步枪子弹的杀伤力边缘。再加上芦苇荡中淤泥、杂草横生,很容易牵绊住腿脚,到时救人的人有需要的别人来救,那不成了添油战术?这种方法无论在打仗的时候还是劳动生产,都是大忌! 刘振华之所以让赵明霞判断那位同志的死活,就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决心。如果卫生员用专业的眼光,判断出那已经是一具尸体,刘振华则不会再组织力量,冒险营救。 虽然是自己同志,但相比而言,还是活人更加重要。 等水退了,再去找到这名战友的尸体,好好掩埋,就算是悼念了。 打仗的时候,刘振华有无数次这样的精力。 整整一个排的战士,待冲锋号响起时,左右的战友都已经牺牲很久……跳出掩体和战壕的,寥寥无几。 若是打了胜仗,还能有充裕的时间打扫战场,埋葬战友。 但要是输了,就只能丢在那里……再悲痛也没有用。 当年抗战打游击的那些年,哪道山梁上、岭子里,没有几个英魂的? 赵明霞看到刘振华犹豫,登时着急起来,跺着脚说道: “营长,赶紧救人啊!就是死了,那也是咱们的战友,不能就这么漂着没人管啊!” 刘振华凌厉的目光像子弹一样射过来。 如此坚毅、刚强的眼神,赵明霞从未见过,根本不敢与之对视……她低下头,是不是偷偷瞄一眼,发现刘振华的眼神有些朦胧,随即眼眶微微一红。 “营长!我看到他动了!” 机枪手大声说道。 刘振华一把抢过望远镜,看到那人飘在水上,但右手食指的确是在微微抖动,像是抽搐一般! “快,救人!” 刘振华放下望远镜,立马下了命令! 但临时营地的剩下的战士里,只有小家伙儿和刘振华会游泳。女兵班倒是有几人自告奋勇,可刘振华却不同意让女同志去冒险救人。 “嗨呀……!” 机枪手因为自己不会游泳,懊悔不已……竟是急的扇了自己一巴掌! “发什么疯?留着力气,拆房子去!” 刘振华呵斥道。 “拆房子?” 机枪手刚答应,一想又觉得不对劲。 营长怎么会叫拆房子? 里面还放着油料,拆了房子油料怎么办? 赵明霞也不解的问道: “营长,为啥要拆房子啊?” 刘振华已经动手把当做墙面的芦苇杆扯下来了一大块。 一边解释,一边继续撕扯: “用这房子的木头,扎成一个筏子,划水过去救人。这样最保险,也最稳妥。万一发生了意外,起码不会把去救援的人再搭进去!” 房子是用榆木做的框架,顶上的横梁加上立柱左一个小木筏是足够了。 刘振华本想用苇子杆做一个筏子,但苇子杆浮力有限,而且做起来更加浪费时间,不如拆房子来得快。 “那要是再下雨咋办?油料可都在里面!” 赵明霞所说的也是刘振华最担心的地方。 不够他刚才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天色。 目前头顶的云,刚好是一道分界线。阴沉的地方已经基本过去,随风向吹来的云颜色浅淡,应该不至于下雨。再往那边看,颜色又厚重了起来。不过等它来到头顶上,估计天已经黑了。也就是说,至少还有五六个小时的时间不用去担心下雨对油料的影响,所以刘振华才决定先拆了房子救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