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0章 一剑开天门(本卷终) (第1/4页)
第151章一剑开天门 “嗡!” “嘛!” “呢!” “叭!” “咪!” “!” 浩荡的佛家六字真言,自四面八方涌来。 声音中蕴含着深厚的内力,令人心跳骤然减缓,气闷异常。 “好深的功力!” 黄药师皱了皱眉,心中颇为踌躇。 没想到佛家还有这般功力精深的高手,他自叹弗如。 “嗡嘛呢叭咪”,是佛家六字真言,也是藏传佛教的核心。 不用说,来者是位番僧。 最后一音消散,但见一位白衣飘飘的光头僧人脚踏轻功而来。 他俊秀白皙,修眉朗目,身形颀长,透着一股儒雅之气。 看其年龄,不到三十岁。 “小僧八思巴,见过诸位施主!” 杨过心中暗赞,好一个俊雅之人,如不是僧人,必是一个翩翩浊世佳公子。 “蒙古国师八思巴?” 郭靖抗击蒙古多年,对蒙古的情报十分注重。 八思巴,本名洛追坚赞。 他从小智慧超群,三岁能念诵莲华经咒,五岁即随师父入寺,七岁即诵经数十万言,能略通其义,国人号之圣童,故名曰“八思巴”,意为圣者。 五年前,八思巴拜谒忽必烈,被奉为上师。 如今,他已是大蒙古国御敕国师。 在八思巴身后,跟着一众蒙古高手。 “谁是全真教掌教,出来说话!” 尹克西扬着鞭子喝道。 他是波斯高手,外貌高鼻深目,曲发黄须,是个胡人,身上穿的却是汉服,颈悬明珠,腕带玉镯,珠光宝气。 “不知各位来我终南山何事?” 李志常站起身来,道袍宽大,长须飘飘。 “你便是全真教掌教?” “正是!” “好!你听着,今日我等来,是奉蒙古大汗之令,册封你们全真教的!” 说着尹克西就拿出了册封旨意。 群雄听了,无不愤怒。 便是郭靖也是一脸凝重。 若是武林第一大派的全真教都投降蒙古了,那中原武林还有抗蒙力量吗? 蒙古人真是用心险恶啊! 见群雄纷纷,李志常忙表态拒绝,表示全真教坚决不接受蒙古人册封。 这一下,彻底激怒了蒙古人。 尹克西与潇湘子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出手攻向李志常,想要将其活捉,逼迫全真教。 蒙古四王爷忽必烈为攻打襄阳,开设招贤馆,招纳各方能人异士,为其效力。 尹克西因热衷功名利禄,前往招贤馆应聘,投入忽必烈帐下。 他与金轮法王、潇湘子、尼摩星、马光佐成为忽必烈麾下五大高手。 当然金轮法王十六年前就被段誉给废了。 此时接替他蒙古国师的八思巴,正是金轮法王的师兄。 金轮法王虽比他大上许多,但入门晚,反而要叫他师兄。 八思巴博学多才,精通汉地与吐蕃历史,对汉语颇为精通。 他少年天才,难免有些傲气,故来中原一试高下。 不过,八思巴的目标却不是全真教的道士。 他们武功太差,不配自己出手。 全真教的几大高手,很快与一众蒙古高手战成一团。 双方打得有来有往。 有武林人士出手相助全真教,却见山下涌来一众蒙古武士。 郭靖再也看不下去,一招降龙十八掌将尹克西和潇湘子分别震退。 “郭大侠!我劝少管闲事!” 一名中年男子拦在郭靖面前。 正是慕容家家主慕容振。 “姑苏慕容,是投靠蒙古人了?” 郭靖正双目炯炯,盯着慕容振。 他早就得到消息,慕容家与蒙古人往来密切,不料这个武林世家,竟真成了蒙古人的爪牙! “识时务者为俊杰,郭大侠” “闭嘴!” 郭靖厉声呵斥。 正热闹间,突然山下吹起哨呐。 “不好,蒙古人将终南山给围住了!” 全真教弟子传讯,有敌人大举来袭。 但见漫山遍野的蒙古兵,往全真教而来。 慕容振大笑道:“尔等既拒绝蒙古大汗敕封,那便死吧!” 忽必烈攻打襄阳失利,大为灰心,问起后方情状,得知主要大患一是全真教,二是丐帮。 这两大教帮都忠于大宋,蒙古军南攻,他们不停在蒙军后方斩兵杀将,牵制得很厉害。 恰逢慕容家出谋划算,于是便动了一网打尽心思。 “蒙古兵杀上山来,我等武林人士,如何能与蒙古大军对垒相抗?” 顿时人心惶惶。 “师叔,该如何是好?” 这时全真教的掌教由第三代弟子李志常充任,但遇上这等大事,自仍由全真五子发号施令。 只听得山下喊杀之声大作,金鼓齐鸣。 王处一快步走向段誉,躬身一礼:“还望前辈出手相援,拯救中原武林!” “嗡!” 八思巴两手合什,六字真言再度响起,瞬间将重阳宫前的喧闹声压了下去。 慌张的武林群雄个个身形摇摇欲坠。 便是五绝,也是一脸凝重。 白袍之下,八思巴双手如玉,带着几分晶莹之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