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0章超市第三宝、超市第四宝 (第1/2页)
中医馆在建造。 今年肯定能建好,而且这个任务是要完成的。 现在就是要找个拥有医师资格证的人来坐镇,一定要靠得住。 村里有个老中医。 之前村里抓中药什么的都是在他那里,甚至附近的村子也有人来找他。 但是,他没有医师资格证。 以前还好,没人管,能治病就行。 现在没医师资格证就是非法行医,不被允许的。 老中医考了两次,年龄大了,治病可以,但是考试真的考不过。 家里人干脆让他休息了。 不过村里有人找他,也会出手帮忙抓药,都是一个村的,知根知底,也没人说什么,再说很多时候都不收钱。 七十岁的人了,为人和善,有医德,曾经救活两个村里人,反正不是老人家,那两个人肯定要完蛋。 还有个是老人家看出来这病是个急性病,很棘手,让人家赶紧去医院,算是去的及时,捡了条命。 老人家最近一直练养生拳,红光满面,身体很好。 很瘦,但是精神特别好。 王横小时候生病都是在这个老中医治好的。 那时候生意很好,人特别多。 现在都是西医,一个头疼发热,去医院要花不少钱。 现在农村也是家里都备着布洛芬,感冒冲剂,板蓝根,治疗拉肚子的蒙脱石散,创可贴、胃炎颗粒。 发烧和退烧药,头疼流鼻涕什么的喝感冒冲剂和布洛芬。 胃里不舒服就喝胃炎颗粒。 基本上不找医生。 哪里不舒服就喝药。 顶不住了,再去医院,再去找医生。 有的还是会找老中医,老中医给写个纸条,去药方买点中药,回来小砂锅煎药喝。 便宜省钱。 也能好。 算了,那就年轻人上吧。 那个老中医的孙子倒是上的医学,而且专业也是中医,行医资格证什么都有。 但问题来了。 中医是年龄越大好像越好。 老中医的孙子就比王横大一岁。 小伙子守着爷爷的医馆,要不是王横回来改变了亭村,他估计只能去找个中医院或者个人中医馆上班。 比如抓药,煎药的工作。 有的地方是负责把药煎好,用包装袋装好,一袋半斤,喝的时候加热一下就行。 小伙子毕业一年多了。 现在亭村很快乐,生活富裕,无忧无虑,已经准备躺平了。 王横找到他。 他叫王去病。 这是他爷爷给起的名字,当初同龄人没少拿他名字开玩笑。 这名字,加上专业,倒是很容易被人知晓。 所以在大学时,班里仅有的数个女生中,他愣是找到了一个女朋友,长得还不错。 毕业一年结婚了。 嗯,家乡改变,让他结婚了,今年国庆节时结的婚。 蜜月才渡过没多久。 而且,他媳妇也有行医资格证,而且两个人的专业都是中医。 但是现在两个人都是种蔬菜,养殖,还做山河星月服。 出去去找对口的专业打工,还没在村里挣得多。 所以不打算出去,又不是铁饭碗,而且也学不到专业性的东西。 家里的四合院倒是留了一面,继承家业,有谁找他看病他也会给看。 但是找他看病的人很少,不过还有人去找他爷爷。 他是不想让爷爷难过。 家里的中医馆,也就是做个样子。 现在,王横找他,还是让他很惊讶的。 他比王横大了一岁,两个人之间还是有些交往,怎么说呢,初中以及初中之前,相处的比较多。 都是性格腼腆,老实、善良,本分…… 还有就是,都长得不丑。 “横子,你这个大忙人怎么有空来找我了。”王去病惊讶又惊喜。 也是因为亭村的改建,受益良多之后,才征服了丈母娘,顺利结婚。 “我要建个中医馆,来请你这个大医师去坐镇。”王横笑着说道。 “行了,你就不要打趣我了,哎,一言难尽。”王去病苦笑着说道。 “我不开玩笑,我有几个方子,你就负责诊断,只要是对症,就按照方子抓药就行,你一边上班,还可以继续钻研中医,名利双收。”王横笑着说道。 王去病看着王横还有点激动:“不骗我?” “你又不是不了解我,就这么决定了。” 王横就是想找个本分踏实靠得住的人,来坐镇中医馆。 王去病非常合适。 中医馆肯定会发扬光大,以后或许这里将有一道独特亮丽的中医风景线。 另外王横准备把那个强骨补肾的方子弄出个简易的。 王横这个本来已经是简易的,相比那个有龙的世界而言。 想要让别人用得上,火候要求这一块只能降低。 和王横亲自熬制来比,效果差了估计有十倍。 但是肯定比起市面上那些保健品强得多。 很多保健品就是智商税。 王横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