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_第193章 首日只有三十万美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3章 首日只有三十万美金 (第3/4页)

原来这张音乐专辑其实早就在其他国家发行了,里面的曲子都是曲作者Y-Chou为电影作的配乐。

    除了这部电影之外,另外还有两部中国的电影。

    而且他还惊讶地发现,《飞翔的钢琴少年》竟然是翻拍的,原版是Y-Chou自己执导的《想飞的钢琴少年》。

    他不禁感慨,这个Y到底是何许人也,作曲这么好听就罢了,竟然还会拍电影,而且看起来Y执导水平还不差,拍的第一部短片就获得了克莱蒙费朗电影节的将。

    原版《想飞的钢琴少年》成绩也很好,是近十年来第一部在霓虹票房排进前十的电影。

    ……

    五月三日,周彦正在家看书的时候,接到了张有安的电话。

    “很遗憾,《飞翔的钢琴少年》在北美的票房表现并不高,首日只有三十多万美金。”

    电话接通之后,张有安就说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听到首日只有三十多万美金,周彦也略有些失望。

    三十万美金,真的有点少了。

    不过他之前就没有报太大希望,所以听到这个成绩,他的失望也不是特别多。

    而且他失望,主要也是因为知道徐风大概会很失望。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徐风对周彦这么好,周彦当然也希望徐风能够赚到钱。

    “意料之中,这个消息风姐知道了么?”周彦问道。

    听周彦先问徐风,张有安忽然笑了起来,“徐总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就是她跟我说的。不过,这个消息我只跟你说了一半,还有一半是,虽然这部电影的首日票房只有三十多万美金,但是首周末三天的票房达到了两百一十万美金,后面两天涨了不少。”

    第一天三十多万,三天达到两百一十多万,那后面两天加起来就有一百八十万,平均每天九十万,这个涨幅还挺高的。

    周彦挑着眉毛说道,“那说明电影口碑还不错。”

    “没错,口碑还不错,所以后面两天票房涨了不少,特别是第三天,单日票房达到了一百二十万美金。按照现在的态势,后续应该表现不错。就现在这个成绩来看,最终票房应该能够超过《霸王别姬》了。”

    《霸王别姬》在北美的票房是五百多万美金,现在《飞翔的钢琴少年》首周末拿到二百一十万美金,超过五百万美金肯定是没问题的。

    不过周彦觉得,没有必要跟《霸王别姬》比,因为后者是白人电影,在北美的接受度肯定更高。

    两部电影的类型也不同,《霸王别姬》是文艺片,后者却不是。

    而且两部电影的投入成本也不同,后者是前者的两倍多。

    张有安之所以会拿《霸王别姬》来比较,是有他的小心思的。

    周彦跟陈恺歌虽然没什么竞争,但是同为汤臣的签约导演,在张有安看来,自然存在“争宠”的情况。

    公司里的资源就那么多,这边给多一点,那边就要给少一点。

    而张有安作为周彦的经纪人,自然希望周彦能够在徐风面前压陈恺歌一头。

    “还有个更好的消息。”张有安接着说,“我们委托机构choucha了总共二十五家规模不同的唱片店,这两天《钢琴少年》的销售量暴增,平均每家唱片店每天销售《钢琴少年》的数量为七张。”

    周彦不了解这些数据的意义,“这个数据很好么?”

    “非常不错了,毕竟现在才刚刚开始,现在北美合作的发行商也已经向工厂增加订单了。”

    之前北美那边的发行公司首制的数量已经很多了,足有十二万份。

    汤臣之所以能够跟对方谈下来这么高的首制数量,也是因为《钢琴少年》这张专辑在霓虹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在欧美虽然没有大火,但是卖得也不错,发行公司估算了一下,首制十二万份,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而现在看来,这十二万份明显是不够的。

    虽然现在每天平均每个唱片店只卖出去七张,但是随着电影慢慢被更多人看到,销量也会上来。

    而且发行公司看到唱片的前景好,也会投入更多的成本去帮助宣传。

    之前他们只是在电影海报上标注了《钢琴少年》音乐专辑的信息,现在就可以多花点钱,制作专门用来宣传音乐的海报,投放到电影院里面去。

    随着宣传力度上去,销量也必然上涨。

    不仅仅是北美,欧洲那边的发行商也在增加订单,北美之后,电影也陆续会在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上映。

    “既然如此,那我就放心了。”周彦想了想,又问道,“我下一批版税分成什么时候能下来?”

    听周彦问起了版税分成,张有安问道:“你最近缺钱么?资生堂的代言费不是当到账一百万么?这么快就花完了?”

    周彦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有点冲动消费了,给录音棚添了衣架施坦威B211。”

    “施坦威……呃,花了多少?”张有安不太了解钢琴的行情。

    “特别定制的,一百万出头吧。”

    张有安扯了扯嘴角,之前他还说,周彦只知道工作,但是不会花钱,现在他意识到自己这话简直大错特错。

    周彦不是不会花钱,而是不花小钱,一花就是大钱。

    一百多万啊,就买了架钢琴,周彦可真是舍得。

    不过这都是周彦自己的钱,只要周彦不违法乱纪,搞一些邪门的,怎么花钱,他作为经纪人也不会过问的。

    “行,回头我帮你催一催吧,你手头上还有多少钱?”

    “六七十万吧。”

    “近期有没有花大钱……”

    “我准备再定一架。”

    “……”

    啧啧,百万级别的钢琴,一架还不行,要定两架,这可真是个花钱祖宗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