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_第203章 但是我有要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3章 但是我有要求 (第2/4页)

乐团,而学习民乐的成员,留下来的更多。

    留下来的这些人,工资待遇要比之前上学时高很多,也增加了乐团平时的支出,不过他们外出演出的盈利,还是能够填补这一块的空缺,现在周彦养着这个乐团,倒也不亏钱。

    周彦刚到办公室,工作室的总经理刘航就拿着报表过来了。

    “老板,这是这段时间我们工作室的明细,请您过目。”

    “放下吧,我一会儿看。”周彦放下手中的笔,笑着问刘航,“刘总,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在这里的工作还习惯么?”

    刘航摇摇头,“还是有些不习惯,因为太清闲了,老板,我还是觉得,酒香也怕巷子深,咱们的录音棚做得这样高端,应该让更多人知道,这样业务才能做起来。录音棚一直闲着,我看着也挺急。”

    周彦笑了笑,这话刘航已经跟他说过一次了。

    刘航是燕京本地人,之前去英国学习音乐,后来回过来还做过一张专辑,但是反响很差。

    之后他就退居幕后,去了鹏城的一家音乐公司担任制作人。

    许俊荣认识他,在得知周彦想要给工作室找个总经理的时候,就向周彦推荐了刘航。

    周彦亲自给刘航面试,刘航的音乐天赋一般,不过很熟悉音乐制作,而且对古典音乐以及流行音乐都有涉猎,关键是他有管理经验,待人接物都让周彦满意。

    相较于许俊荣,刘航没有那么圆滑,但是刘航比许俊荣多了份对音乐的热情。

    看来刘航确实是急了,不然也不会连着两次说这事。

    刘航毕竟不是混日子的人,他来周彦这里,工资拿的还不低,自然也想表现出自己的价值来,他可不想自己过来像是个守大门的。

    他也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如果工作室一直都是这样,他宁愿辞职,即便老板是周彦,也不能改变他的想法。

    周彦安抚刘航道,“你不用着急,过段时间工作室就会忙起来了。”

    说着,他又压了压手,示意刘航坐下来。

    等刘航坐下,他继续说道,“我给你算一下你就知道了,《大话西游》的配乐,大概十二月份就要录制,《长大成人》的配乐最迟一月份要录制。”

    “这两个活我知道,但是也太少了点,这两个活的酬劳,连给我们这些人开工资都不够。”

    “还有《风月》的配乐,也会在我们这里录制。另外呢,过段时间燕京制片厂有两部电影的配乐录制工作将会在我们这里展开,这事我已经跟他们厂领导说好了。”

    周彦说的两部电影分别是《勾魂女郎》和《mj故事》,电影已经拍好了,正在做后期,是韩三坪主动把这两个活交给周彦工作室来做的。

    听到多了三个活,刘航脸上也露出一丝喜色,总算是要忙起来了。

    “老板你放心,我一定会带人把这几个活干得漂漂亮亮。”

    周彦笑道,“你现在可能觉得闲,后面可不要跟我叫忙不过来,咱们工作室的性质特殊,活会慢慢自己找上来的,我没有主动去找活,也是希望你们能有个循序渐渐的过程。”

    刘航十分自信地拍着胸脯说道,“老板您放心,只要不超过我们录音棚的最大负荷,我都可以忙得过来。”

    周彦点点头,“行,我知道了,这段时间我会注意给你们找点活的。”

    “那就多谢老板了。”

    刘航谢过之后,忽然感觉有点奇怪,要老板找活就算了,他作为员工还得感谢老板,这不是完完全全颠倒了嘛。

    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老板催着他们这些员工去开展业务才对,现在倒变成他督促老板开展业务了。

    “行,你去忙吧,这些报表我会看的。”

    刘航走后,周彦没有急着看报表,而是先开始写《放牛班的春天》故事大纲,他准备花两天时间把故事大纲写出来,再花两个礼拜把剧本写出来。

    后面也不用等徐风看,可以直接开始画电影的故事板。

    他相信,徐风看到这个剧本肯定会满意的,退一万步说,即便徐风不满意,他自己也会拍,几百万上千万的制作,对他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即便不让周氏公司参与,他现在只要放出话去自己要拍电影,肯定会有一大把公司拿着钱排队过来。

    一直写到了傍晚,周彦才停下手中的笔,他又顺势把刘航送过来的报表看了看。

    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这段时间工作室就没有开展什么业务,收入基本没有,支出也都是人员工资以及日常支出,一目了然,里面也没什么道道。

    看完了报表,周彦就去食堂吃了个饭。

    虽然工作室规模不大,但是周彦还是设立了一个食堂。

    这个食堂不大,平时也就两个师傅在忙,每天做的饭都是不固定的,需要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提前一天把第二天吃饭的人数统计过去,食堂会根据统计的人数来做饭。

    周彦一直对食堂很重视,设立一个食堂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是能够大幅度提升员工们的幸福指数。

    普通人的追求很简单,无非是衣食住行,其中食住两项最为重要,住房周彦现在还无法安排,所以就先给他们解决吃的问题。

    这段时间食堂吃饭的人少,如果碰到钢琴少年乐团还有鲍家街43号乐队都在的时候,其实也有一两百号人来吃饭,食堂不大,还要分批过来吃。

    有时候余桦他们过来,也会在这吃,不过也就是偶尔吃上一两顿,虽然余桦脸皮不薄,但是吃多了也不好意思。

    周彦刚打了一份红烧rou坐下,口袋里面的传呼机就响了起来,是张有安打来的。

    因为在吃饭,他也没有急着去回。

    最近周彦也在考虑是不是要弄个手机,今年出了几款手机,体积都比以往小很多,塞在口袋里面问题不大。

    其实周彦之所以没有买手机,已经不是因为手机的体积大了,主要是他不喜欢随时接电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