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四章 (第3/3页)
候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说:“诸侯确实是可以互相争斗的,朝廷是不允许诸侯攻打朝廷主要势力范围的城池吧,好像朝廷也不能自己去打诸侯们我记得应该是这样的。” “你那时候是你们家主子扬言要率领全部的军队逼宫,所以你们一帮人都提前投降了不是嘛。” “我们投降是因为我们觉得朝廷胜率大呀,你说的和我所知的不一样,我们说的是同一个诸侯吗?”到这里,张俊逸和张龙王似乎产生了分歧,两人似乎在同一场战役中,得到了截然不同的信息。“我的前任主子属于愣头青,不过非常努力,也不知道为什么惹怒了朝廷,朝廷降罪于他,随后联系其他诸侯和藩王与朝廷主力部队一同讨伐,本来朝廷的军力就够强了,再加上藩王和诸侯,我当时还年轻,就知道抱好大腿而已,所以早早投降了。” 张龙王似乎有不同的说法:“不对不对,你那前任和皇帝陛下过去曾经是同学,关系不比国舅爷差,当他还是县令的时候因为帮助过皇帝陛下和我们山贼团打过,就这样直接当上了诸侯。并且几年内一直在扩大自己的地盘,后来好像是因为政治婚姻上的问题,那货不是率军和朝廷打了一仗嘛。” “说起来,他好像有一个快三十岁的儿子,当时皇帝将女儿许配给他儿子,之后就不知道为什么打起来了。” “联合其他诸侯、藩王这事情是不存在的,首先附近就没有其他诸侯了,这点是肯定的。藩王方面那一块的都自己忙不开来呢,当时你们那位诸侯的实力不比朝廷的正规军实力差,就连皇帝陛下在当时也觉得胜算渺茫,朝堂内外人心惶惶。一直到你们投降,我们都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也不知道为什么就突然间土崩瓦解了。” 这个问题,两位将军似乎都不知道较为完整的过程,两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草语。 “就算你们这样看着我也……”似乎是无法依靠了。草语指了指门外,“或许你们的太子知道哦,要我们说也可以,不过这不厚道,你们说呢?” 张龙王看出,草语依然是有备而来,目标当然是让龙王放弃那本书。或许曹紫炎知道这件事情的全过程,问他就可以避免进入草语的全套,多借一本书有时候就是要忍耐。但要问曹紫炎的话,这事也比较难堪,不好问,也问不出口,因为这些过去的事情一点价值也没有……最终,张龙王妥协了。 草语便从头开始为他们讲起。 关于这件事情,首先要说天之帝国现在整体情况,据草语所了解,天之帝国最初就是外姓的藩王担当国土的边防,后来演变为皇族的分支,一个皇帝少说都有十七八个儿子,这些儿子只有一人是作为继承者的太子,其他几个儿子有能力的都要分散到全国各地担任藩王,没有能力的就几乎都被贬为某某公过悠哉的生活。皇室会一直延续这样的工作,后来的皇帝所生的皇子越来越少,讲究精益求精;藩王们则是被尊称为皇叔,他们的孩子只有一人可以继承藩王的位置。有些皇叔的能力要比他们当上皇帝的侄子强,他们会不满意自己寄人篱下,有的会造反,就算皇帝是自己兄长的儿子。 朝廷与藩王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军队,朝廷的任何军队的将军都可以享受藩王亲自接风,这样更加固藩王的造反决心。为了防止藩王造反,朝廷方面早早的实施削藩工程,当然一对一的话,朝廷还是有胜算的,但藩王数量实在很多,即使有强有弱,他们一旦联合起来的力量也足以做到颠覆。为了能够顺利实施削藩,朝廷对于主要管辖范围以外的城池实施放权,设立诸侯这一军阀,对于诸侯,朝廷也有相当的指标:首先诸侯必须是在国内拥有朝廷委派实权的名门。其次提拔为诸侯之时,必须要拥有相当的军事实力。最后,这人必须给予朝廷人质,毕竟诸侯是外姓人。 诸侯与藩王的区别,藩王之间因为同宗同族的关系,互相之间没有任何摩擦,有时候甚至同仇敌忾。而诸侯们要么关系特别的铁,要么互相之间就是死敌。 张俊逸的那位主子先前与皇帝是同学,算是特别要好的朋友,作为名门,又拥有朝廷的官职,是当时最有机会成为诸侯的一人,但在他担任县令之时,曾经受到同为诸侯候补的某公孙氏县令的排挤,双方的矛盾曾一度升级到宴会的时候互相斗殴。 当两人同时成为诸侯之后,一场大战一触即发。在血洗公孙氏后,那位诸侯马不停蹄消灭了附近的其他诸侯。 “到这里,这位诸侯的实力达到了巅峰,当然除了攻打其他诸侯以外,他还替朝廷消灭了很多藩王派出的军队。此时,由于这位诸侯个人的军事力量实在太强,加上你们那里喜欢谣传,好像说他什么什么的,你们的皇帝就想尽办法削弱那位诸侯,导致那位诸侯大怒,袁某人作为你们皇帝的同学,真是不会当朋友,随随便便就生气了,还被你们那里的几个文官几句话就起兵了。当然先起兵的是朝廷,袁某人只要按兵不动,再和谈就不会有被灭门的结局,就是这样。至于你们说的皇帝的女儿曾经许配给老袁的儿子,老袁的儿子多了,现在都被发配了,老袁自己还被关着。要是有我只能说可怜的公主,要是没有你们就别纠结了,这事我真不知道。”草语一摊说,表示其他的都不关自己什么事情。 到这里,张俊逸无法容忍:“所以说我的前任主子是愣头青,本来就不怎么听别人进言,那时候怎么来的个听话,那帮书生都不考虑我们将士的感受,几个谣传就瓦解了我们。” 张龙王安慰着张俊逸,在这里不管是谁先动手的,最终的惨剧其实都是可以避免。 但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张龙王这会儿,为了得到一个真相只得少借一本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