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第3/3页)
id='gc2' class='gcontent2'> 对于这种能够提振大军士气的仪式感,朱靖向来都很重视。 因为他知道,很多时候仪式感其实是一件相当有必要的事情。 举个例子,传销组织在给新入伙的受害者洗脑时,所用的最多的手段,便是集体喊话这样的仪式感。 像是组织百姓在道路两侧,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这样惠而不费的仪式感,朱靖自然不会放过。 在一声声山呼万岁的呼喊声中,明军开始入城。 一名名明军士卒都是抬头挺胸,享受着四周百姓的欢呼,以及那一道道满是敬畏与崇拜的目光。 在进城的明军队伍之中,还押解着大量的战俘。 一名名八旗兵被十个一组捆着,在无数广州百姓的注视,走进了广州城内。 能证明这些八旗旗人身份的棉甲,旗帜等,也是在一旁的马车上摆放着,公开展示给所有人看。 朱靖的意图很明确,他要在天下人眼前,将满清“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这层假皮给撕下来。 让天下人都见识见识,这满万不可敌的八旗大兵,究竟是个什么成色。 道路两侧,前来看热闹的围观百姓看着眼前的一幕,看着那些以往趾高气昂,如今却灰头土脸的八旗兵,开始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哟,这不是八旗满大人吗?现在怎么也这么拉了?” “原以为他八旗大兵有多厉害呢,不成想其实也就这样,一战就被大明活捉了大几千。” “现在,他满洲人的八旗天兵不行了,这天下也就轮不着他们满洲人来坐了。” “是啊是啊,以后我等也就不用再做他满洲人的奴才了。” “反清复明!大明万岁!” “……” 当然了,围观百姓们之所以说话这么直达本质,不用怀疑,人群中确实是有朱靖安排的托儿在起哄带节奏。 否则的话,话题也不会如此顺畅的,向反清复明的方向偏去。 朱靖骑在战马上,纵马入城,享受着四周百姓投来的敬畏的目光,享受着广州百姓此起彼伏的欢呼。 这一瞬间,胜利所能带来的荣誉感,直接膨胀到了顶峰。 这一瞬间,朱靖甚至感觉自己仿佛能掌控一切。 …… 在声势浩大的入城仪式之后,朱靖进驻了清廷原两广总督的府邸,并将两广总督府的府的匾额,给更换成了大都督府的字样。 朱靖在安顿下来之后,所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抄家,抄没广州八旗的所有旗田旗产。 明军打下了广州,东征战事大胜,自然是需要对各参战部队进行论功行赏。 不管是赏银,还是赐田,都是有必要的事情。 至于说明军赏赐的银两,以及赐下的田亩从何而来? 当然是广州八旗的旗田旗产了! 造反,说白了就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过程。 也就是要将原有统治阶级的所属的利益没收,分配给跟随自己造反的新的统治阶级。 既然如此,朱靖自然不可能放过广州八旗的旗田旗产了! 除此之外,朱靖的第二个命令就是封锁十三行,不能让十三行逃脱一人。 在鸭片战争以前,十三行可谓是垄断了全中国九成九的对外贸易的。 再加上,这个时代的中国,可是全世界最大的贸易顺差国。 全欧洲,乃至于全世界的金银贵金属,都在向着中国流入。 可想而知这个时代的十三行究竟积攒了多少的金山银海。 即使十三行的经营者,需要将每年获益中的大头上交给京师里的贵人,以求庇护。 十三行也绝对称得上一句富得流油。 这么一头肥羊就摆在自己面前,朱靖可舍不得让他们给跑了。 真要是让十三行这个大肥羊走脱了,朱靖怕是会忍不住给自己两巴掌。 其实,朱靖对于十三行的图谋,可不光是图他们的钱。 还在图他们的人! 在当前这个满清闭关锁国的大背景下,被特许对外经商的十三行,拥有着大量的,对这个时代对中国而言,极其稀有的,能熟练掌握外语的人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