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分权制衡 (第3/3页)
明贼胁从作战,后又逃脱的旗人国族,全部拿下,押送京师,交由三法司治罪。”
乾隆接受不了背叛。 是故,他要用背叛者的鲜血,来给其他八旗国族提个醒。 如果被明贼俘虏了,那麻烦你去死。 不要贪生怕死投降明贼,给祖宗丢人。 “还有就是,传旨给底下领兵的将领,若再有人敢冲击我大清军阵,不管是什么人,不许留手。” “否则,若是因为他们的优柔寡断,而导致战事受挫,朕是要拿他们下狱问罪的。” 乾隆这个人或许有很多的不足,但单就沦当皇帝这一点,他却要比崇祯好得多。 最起码,他是有担当的! 面对明军驱赶八旗国族冲击清军大阵的事情,他敢明发圣谕,要求地下的将领不得留情。 也就是说,底下的将领哪怕是在战场上杀伤了大量的旗人,也并不会被追究责任。 因为他们只是奉旨行事而已! 最起码,明面上不会有人因为在战场上杀伤了大量的八旗降兵,而被朝廷问罪。 至于说事后会不会被八旗权贵找到别的由头报复,那就是另一件事了。 可要是崇祯面对大明宗室被贼人驱于阵前,用于冲击明军大阵的事情话,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崇祯只会下令吩咐地下领兵的文官武将务必尽心剿贼,他为了自己顾及亲亲之谊的声名,绝不会对此事做出正面回应。 然后,底下的文臣武将就可以准备背锅了。 打赢了,会因为杀伤大量宗室而被崇祯问罪。 打输了,则是会因为丢城失地而被崇祯问罪。 反正崇祯表示,爱护宗室的亲亲之谊的名声他要,胜利他也要。 如果底下的文臣武将做不到? 那不好意思,锅背好! 并且崇祯还是那种刻薄寡恩的皇帝。 你让人背锅也就算了,大不了事后补偿给足,臣子们也不会不愿意。 但问题是,崇祯让人背锅也就算了,还不给补偿…… 这他娘的还能说什么? 在这么一个刻薄寡恩的皇帝手下做事,谁他娘的能不头疼? 阿桂见此,开口提议道。 “皇上,奴才建议我大清该当加强对京城,以及各地八旗驻军的cao检,整肃八旗武备,以求增强八旗的战斗力。” “以免再有广州之事发生!” 对于八旗兵被俘虏后,驱于阵前的事情的处置,乾隆所言只能算是治标。 阿桂所言那就是真正的治本了! 想要八旗不被俘虏怎么办? 增强八旗的战斗力不就好了? 如果现在的八旗,还是当年刚入关时候的八旗,谁能俘虏他们? 乾隆闻言,点头说道。 “可!” “传令给京师八旗,让他们加紧cao练,朕会在一月后亲自前往八旗军营校阅。” “练好了有赏,练不好重罚!” “再派遣朝中大员,担任钦差,分别前往各地八旗驻地,替朕检阅兵马,陟罚臧否。” “如今天下板荡,正是朝廷用人用兵之际,国族子弟切不可再懈怠瞒憨。” “八旗身为国族,要担负的起国族的责任来!” “大清社稷,还需要他们来支撑呢!” 乾隆准备要狠抓一波八旗的cao练了。 南边的局势越来越乱,北边说不定也会有人趁机生事,祸乱大清天下。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八旗必须得顶上去才行! 至于说有没有效果…… 效果肯定是有的,乾隆狠抓一波训练,八旗的战斗力肯定能提升一些。 但想要这些八旗的战斗力重新恢复到皇太极、多尔衮时期,那就是扯淡了。 北京城里提笼架鸟养出来的身子骨,你再怎么锻炼,也是比不得白山黑水间打熬出来的身板硬实的。 体能或许能练出来! 但意志和韧性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要不然,怎么自古以来就是越穷的地方越容易出强兵呢? 因为只有受过穷,你才能豁得出去,为了荣华富贵而去拼命啊! …… PS:先发一章,还有一章得等会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