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15:冥脉神道的位阶 (第1/2页)
“阿辛萨,我虔诚的信徒,站起来。” 她谨遵吩咐缓缓站起身。 她轻轻抬起了垂下的脑袋。 她透过灰暗的迷雾,隐隐看见了帐篷间一道道匍匐的身影。 她由衷露出了笑意。 太好了,太好了……不会再有人置疑黄泉之主的存在。 她的泪痕仍挂在脸上,可她却满足地笑了,以喜极而泣的声音,对身后的存在颤颤然说道:感谢祢的回应,伟大的黄泉之主,感谢祢的回应,感谢祢。” 深邃的灰黑忽的泛起旋涡,越来越多的灰暗从中流露出来,凝聚在阿辛萨的背后。 一道低沉的嗓音,以萨依人最熟悉的语言,回荡在每个人的耳畔。 “不要被黑暗,蒙蔽了双眼,我与阿辛萨同在,我与你们同在。” 萨依族的人们,心跳都骤然加快,蒙尘千年的古神面纱,竟然在今天展现在他们面前! 所有人都想看一看,想看一看古神的模样,可油然而生的敬畏,却让他们只敢将视线凝聚在地面的砂石中。 只有几个虎头虎脑的孩子,实在按捺不住内心强烈的好奇,悄悄抬起了眼帘。 而这,也成为了萨依人后来得知古神形象的主要途径。 在几个孩子眼前,在阿辛萨背后,是一片尤其浓郁的灰雾,已然接近漆黑。 漆黑之中,隐约有一道高大的身影,祂似乎坐在某个遥远的地方,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在场所有人。 然而,迷雾很快便开始淡然,如有寒夜的清冷吹过,将朦胧扫荡殆尽。 黯淡的月芒重新泼洒下来,远方的山丘如卧龙匍匐,呈现出一条起伏不定的长长黑影。 黄泉河岸的芦苇迎风摆荡,发出的碰撞声、与河水的流动声交相响应。 不要被黑暗,蒙蔽了双眼。 芦苇后的砂石土地上,十数座在迁徙过程中临时搭建的帐篷之间,萨依人们相继起身。 他们排着队伍走到阿辛萨面前,逐一做了个祈祷的动作,然后抱了抱她。 “古神在上。” “古神在上。” “古神在上。” …… 黄泉古阁,裴顺坐在巨大的案桌之前,透过台下迷雾注视着这一切。 他的脸上挂着略显轻松的笑意。 “成功了。” 这就是他的尝试。 阿辛萨作为信徒,先通过压胜物与类似神道启示的呓语与他产生呼应,然后才进入黄泉古阁。 而进入古阁的关键,除了死亡仪式以外,是他主动牵引,是他产生了将阿辛萨牵引进来的念想,并且将其视为布道者。 然后,阿辛萨就看见了阴魂。 这说明,阿辛萨已经成为了冥脉修士,他也已经与阿辛萨产生了某种关连,所以今夜才能跳过死亡仪式,直接将她牵引进来。 那么,如果他产生了想出现在阿辛萨身边的念想呢? 于是,就出现了刚才的一幕,他凭借意念,以虚无的形态出现在阿辛萨身边。 当然,也不仅是意念,在他尝试的过程中,发现了其中的玄机。 ——他找到了一个着力点。 他能让阿辛萨的身体挥发出阵阵形似古阁迷雾的气体,这些灰暗迷雾,就是呈现出他形态的关键,是着力点。 这种着力点,在董恒身上找不到。 他无法让处于王府中的董恒挥发迷雾,他找不到着力点,也就无法在董恒身边现形。 原因他大概能想到……阿辛萨是被他认可的布道者,通过他成为了冥脉修士,而董恒没有,董恒虽然也以死亡为仪式被他牵引了进来,但他没有将董恒视为信徒。 今夜里,董恒甚至没有压胜物,仅仅只是诵念了神道启示,却能跳过死亡仪式,再次被他牵引进来。 然而,早些时候他曾经尝试将一个萨依族的孩子牵引进来,却失败了,哪怕那个孩子已经与他产生了呼应,并且一心想要看见他。 那么,就能得出三个结论。 想要与他产生呼应,需要有对他极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