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章 天下之雄(五) (第2/4页)
那小军官也随着方腾的目光愣愣的扫向四周,不自觉的也想起了天 刚薄暮,那些跟随着马扩岳飞沉默出发的袍泽。他忍不住喃喃自语: …………他们回得来么?马宣赞和岳虞侯,能挡住鞑子么?俺们在这 里死守血战,别人会知道么?援军会来么?” 几个问题从这小军官口中问出,进士出身的方腾竞然一个也回答不上来。他容色沉静,向北看看,再向南看看。苦笑道:“我怎么知道?能救此时局的。不是我,也不是马宣赞,更不是岳副都虞侯…………不过我只能说一句,我们在这里死战,哪怕与此长城同殉,千载之后,仍然有人记得咱们!” 那小军官愣愣的想了一想,肃然行了一礼:“俺就怕别人记不得!听说此次北来。马宣赞和岳副都虞侯和萧宣赞闹了好大生分。俺们这些弟兄就是怕咱们卖了力,反而得不到功。家人子弟都在大宋,到时候连抚恤都没有!方参议是大学问的人,更是进士,那是文曲星一流,和俺们丘八天差的远…………您都能在此,俺们还有什么不能的?卖命本来就是本份…………您说了官家和大宋不会忘了俺们出力,俺们也就枝心多了…………请方参议放心,真到了最后,怎么也要保住方参议一条性命出来,回汴梁跟官家说,俺们到底是如何死战在此的!” 方腾终于动容。 他是士大夫之后,自小以聪慧闻名于汴梁。后来因为家世的原因,入了老公相那一党。大宋早已千疮百孔,可党争却未稍停。国事正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一般。可聪明人都知道难以为续。不论那处,光鲜下面剩下的全都是糜烂。自己虽然在沉浮于汴梁风云之间,看到这么多大人先生,名巨贵戚,却在为鸡毛蒜皮的事情争斗不休。 聪慧如他,早已心灰意冷到了极处。说他对童贯有多少家仇,也实在是谈不上。此次自告奋勇,入老种军中为一参议,随时回报北伐大军动向,并伺机找童贯的麻烦。也实在是因,若在汴梁郁郁,看在这大宋以雄健闻名数十年的西军当中,能不能找到了一点新鲜气象。 可是西军上下。其间勾心斗角处,不见得弱于汴梁的士大夫们。西军诸位相公。各有所托。老种小种不忿童贯要削弱他们对西军的掌控,投靠老公相一脉,处处和童贯做对。刘延庆等又想借童贯势力掌握西半。双方互相掣肘,结果就导致了白沟河那场惨败。 眼见得不论是汴梁还是西军当中,凡是正当其位者都是勇于私斗,怯于公战。浑然不知大厦将倾。方腾除了书空咄咄,还能做什么?..~止一次。他都浩然有归志。回到汴梁,不闻不问,就诗酒终老世罢。要是天崩地陷了,无非就是与宋同殉。 正心灰意冷到了极处的时候,却彗星艘崛起了一个萧言!他祟派系,没牵绊。能厮杀,能拼命。 偏偏又不是一介莽夫之流,时局判断极准,风色也看得极好。文武兼资。一举立下了如此奇功,几乎是以一人之力。重新鼓起了军心士气,让复燕之局。突然柳暗花明! 方腾好奇的关注着这一切,他本来以为注定是一场笑话甚至将是以一场惨剧收场的复蔬战事,就这样因为一个人的横空出世而改变。那么这个创造了奇迹的萧言,又能不能改变大宋这场死局呢? 他也知道,他对萧言这种期望,等于是场笑话。大宋眼下局面,比复煞战事的乱局复杂了不知道是不是超过百倍。而各种势力盘根错节,有的因已经种下数十年之久。而大宋士大夫,又是大宋当中地位最高,也拥有最为庞大势力的一个团体。萧言也许天纵奇才,能撬动复燕战局,可是在大宋文官集团面前,仍然比一只小蚂蚁都不如! 可是,他就是想看看,到底是时势早就了英雄,还是英雄引领了 势? 萧言只是靠自己就做到了这一切么? 到了此刻。他似乎恍然才有点明白。萧言不过是做了正确的事情罢了。所以马扩和岳飞这样的豪杰之士,才为他拼死而战。而大宋西军这些健儿。同样毫不吝惜他们的牺牲。在其他一心想着内斗的将领手下,他们却显的毫无斗志。 为此家,此国。还是有男儿将自己性命,看得无足轻重的。 只不过是因为如此大宋,这几十年来,当道诸公,就没有做过一件 的对的事蜻二而已! 也许萧言不会来援助他们。毕竟现在高梁河那里。是刘延庆节’制全军。而刘延庆只会秉承童贯之命,先要的是燕京。萧言也要为自己将来身家地位考虑……毕竟他已经不是才投宋时候那样赤脚不怕穿鞋的。 可是又有什么要紧的呢? 自己心中郁郁,已经尽去,只觉得心安理得到了极处。 萧言若能抛开一切顾虑,不顾将来后果而来,只为全此河山。那么他方腾,将竭尽自己将来能力,帮萧言稳固住在大宋的地位! 如果他不来,那么自己不过就是殉了此汉家长城而已。比起苟活下来诗酒佯狂,郁郁几十年,还有什么舍不下的? 远望群山,在这山间,也许马扩和岳飞,正在血战! 嗖的一声破空之声响亮。却是岳飞脱手掷出一柄断矛。正手挽大盾,下马结阵布展的十余名甲士其中一人,顿时丢了手中兵刃,按着咽喉倒地,气管当中喷溅出来的鲜血,红得触目惊心。 那甲士尸身,只是咕噜噜的从坡上滚下。 在这些甲士身后,是敏十骑士,正成单行夹在这山间小径当中看到此等情景,拼命的发出惊呼怒吼。可是道路大过狭窄,他们也加入不了前面战团。 有的人在那里怒吼:“上马,上马,退回去!直娘贼的这条小路,比婊子的那里还紧,厮杀不开!回报大郎,宋人堵口,等着俺们呢!换其他路,换其他路!” 有的人却在翻身下马,抄起兵刃要朝前挤,一路淌着烂泥过来,身上泥巴比盔甲还要厚-了,人都累得臭死。再退回去,首先董大郎那里就不见得能过关。还不如拼命厮杀出一条路,只要能越过此山,进入燕地平原,那么就是-他们的天下! 眼前不过数十宋军-,虽然当先宋将骁勇到了极处,可他们也有百余骑,都是跟随董大部转战千里的精锐,人命换人命,不见得填不过去! 他们领兵的指挥,在撞见在这里堵截的宋军之后,第一个照面就被那领兵宋将挑翻。现在下面的小军官各说各话,各有盘算,反而加剧了前面战团的混乱。只听见一片人喊马嘶的声音,这些董大郎麾下全部都扯开了嗓门,人人惊怒到了极处! 不管他们是想进的还是想退的,每个人有一个念头都是一样。这古北口的宋军是-打算拼上命了,不仅卡住了关口,还分兵到这山间小径和他们野战。哪怕是用人命堵,也要将他们堵在这燕山以北,让他们不的前进半步! 宋军之中,什么时候出了这等能野战。能厮杀的军队。难道就是那支从涿州一直杀到易州,惊退萧干,更将他们如丧家犬一般的赶到了女真人那里的那支劲旅? 怎么又撞见了他们! 古北口周围;能潜越的小径也就那么几条。毕竟要走马,要走百余骑的道路,不会多到哪里去。而且也不能绕路太远,毕竟孤军不携辎重远出,活动范围也就那么大。在古北口这些天,马扩和岳飞可没闲着。询问野老,自己带队啃探,已经将这里地势摸熟。留下方腾守古北口之后,他们就各领一部精锐,巡哨山间。遮断最有可能潜越的道路。 董大郎调动军马速度世,极快,几乎是岳飞才将人马布置好,在这里双方就迎头大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