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汴梁误 第四十章 覆手为火(完) (第3/3页)
~ 黎阳津侧,永宁军营地。 自从萧言燕地军马大举南下事先抢得黎阳津之后,永宁军已然彻底进退失据。萧言新练中军与燕地军马这么多,转运回汴梁最多也就七成,船队装运能力也有限。剩下近万军马,就近监视着同样被扯得七零八落的永宁军。
而王禀和马扩宇文虚中三人,倒也沉得住气,或者说是破罐子破摔了。就地收拢永宁军人马。在黎阳津附近扎下营盘。但有给养所需,老实不客气的就向附近燕王驻军讨要。燕王这支军马还当真给。 汴梁变乱,在三人料想。已然是萧言必胜之局。唯一担心的就是萧言会不会行事过猛,让这个大宋天下彻底四分五裂! 三人几日来,都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然后果然如三人预料,一舟自上游飘然而来。舟上载来天家使者,诏谕王禀马扩入京。宇文虚中不是明面上的人,自然不会载在诏谕之上。 王禀马扩二话不说,就随天使登舟而去。宇文虚中也一笑跟随。三人弃了永宁军就这般走了。而永宁军上下也似乎知道早有这么一天,只是默送而已。 黄河滔滔,夜色如漆。已然深夜。三人仍然久久立在船头。 王禀突然开口:“叔通,子充。想些什么?” 马扩轻轻道:“若是燕王大开杀戒,此刻就有谋朝篡逆之心。则某做鬼也不放过他。” 宇文虚中轻笑一声:“若是燕王仍以大局为重,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只是争取到点时间用以集中麾下实力,与已然在云内的女真决战,更要抗很可能也随之南下的宗望所部。那时候又如何?” 马扩默然,半晌之后才艰难的道:“先战女真!” 王禀仍然不肯放过宇文虚中,问道:“叔通,你到底如何想?” 宇文虚中沉吟一下,终于道:“若是没有女真这大敌在侧,则燕王两次在汴梁兴乱之举。不论是怎样获取了好处,最后都是自取灭亡。曹魏篡汉,司马代曹,两晋南朝东晋宋齐梁陈相禅代,北则隋文代宇文氏。莫不是在旧朝就有绝大根基!燕王纵然一时凭借兵强压服中枢,根基不固却是绝症,杀得越多,则异日反弹愈烈! 然则异日女真南下,天崩地陷之际,燕王若能千里转战,击破女真卫此社稷,则根基虽不固,功业却补之有余,那时燕王才有深固不摇之势!以萧代赵,未可知也!” 这番话却是宇文虚中这等智谋之士才能看清,才能说出。对于短暂共经患难的王禀和马扩,已然算得是推心置腹了。 王禀喃喃道:“燕王是赌这个么?外有女真强敌,内则总有只盼燕王失败之人。这场战事,燕王就打得赢么?” 宇文虚中指指头顶天空:“唯有上天,才能查察。我辈沉浮而已。若女真胜,则殉社稷。若燕王胜,为前朝遗民而已。若说学生的打算,就是这般。” 三人又沉默下来,千疮百孔的大宋,崛起的强人,始终潜流涌动的内争之势,还有比辽人更强大的女真强敌在侧。 这天下,究竟会变成何等模样? ~~~~~~~~~~~~~~~~~~~~~~~~~~~~~~~~~~~~~~~~~~~~~~~~~~~~~~~~~~~~~~~~~~~~~~~~~~~~~~~~~~~~~~~~~~~~~~~ 轘辕关外数十里处,萧言已然临时设下营地。 才定汴梁之乱,就闪电一般转袭姚古。席不暇暖,辛苦备尝。终于在轘辕关外追上姚古大队,将其合围。 而萧言就草草扎下营地,只等前面消息传来。 所谓营地,也不过就是几百名燕王直甲士卫护着萧言,生起了几堆篝火。连帐幕都未曾设下。而萧言就在篝火之侧,坐在一块大石上静静等候而已。 前面夜色中,突然传来了隐隐的欢呼声,接着就有人马前来。燕王直甲士上前接住。就见着一大队甲士押送着多少熙河军军将而来,姚古姚平仲也在其间。 围上姚古军马之后,所有军将士卒都按照萧言吩咐,只是呐喊:“投降即姚家父子,亦免死罪!” 来回喊了两三遍之后,已然累得口吐白沫的熙河军将士就投降了,包括姚家父子在内。 像是熙河军军将,可以遣下去安置,姚家父子,必须要将来见萧言。燕王直甲士将姚家父子接过,直送到萧言面前。甲士低低喝令姚家父子拜见,姚古和姚平仲两人还最后撑持着一点大将气度,姚古上前一步:“燕王,终于见面了。既不欲杀俺们父子,就寻一个富丽所在将俺们编管了就是。这一局算是你赢了!” 姚古说完,萧言只是不做声。姚古有些恼怒,却又不敢发作。再定睛一看,就见萧言坐在大石之上,已然睡着了。 萧言就穿着寻常军将甲胄,外面披风已然敝旧脏污不堪,脸上如其他军士一般全是黑灰汗迹混成一处。这个时候就坐在大石之上,双手扶着佩剑,下巴就杵在剑柄上,发出微微的鼾声。 萧言没有戴头盔,姚古就见这位燕云初见时候不过才二十五六岁的青年,这个时候鬓边头发已经纯然雪白。几根白发散乱下来,为篝火热气带动。 微微颤动。(未完待续) ps:艰难的第二更!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