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章:作乱  (第1/2页)
    “孙承宗?!”    这个名字在明末的历史上如雷贯耳,只是,陈柏想不到,孙承宗怎么突然来了?    “你这是什么东西?!”    孙承宗指着陈柏手中的红薯秧苗,问道。    陈柏回答:“红薯,差不多就是番薯吧。”    番薯?!    孙承宗愣了一下,但很快反应过来。    红薯传入中原,大概时间也就是明朝末年这会,是不过,因为是外来物,加之培育技术并不先进,以及战乱不断,所以,红薯迟迟未能推广开来。    孙承宗还是从当今礼部尚书徐光启那里听说过这种东西。    徐光启,明末科技史上绕不开的一个人,曾与利玛窦一同翻译《几何原本》,在自然科学上很有造诣。    徐光启敏锐的意识到,红薯这种东西蕴含的巨大价值,并且积极推广。    只可惜,明末战乱不断,红薯迟迟未能推广开来,直到满清入关之后,依靠着红薯的大爆发,造就了令人耻笑的“番薯盛世”。    “这东西亩产很高,差不多能有千斤。”陈柏如实说道。    陈柏这话把孙承宗惊了一大跳。    他从徐光启那里听到过,这东西亩产很高,比普通米面要高不少,但他从没听说过,亩产能高到这种地步。    “这也太高了吧?怎么听起来,不太现实。”孙承宗有些哑然。    陈柏没有过多解释,毕竟这东西,只有眼见才能为实。    “到时候,可以过来看一看。”陈柏说道。    “这东西,我曾听礼部尚书徐大人说过,但并未见过。”孙承宗带着随从走进了地里。    “这东西产量极大,若是培育的好,彻底推广开来,养活整个大明百姓,都不是什么难事。”陈柏指着手中的红薯秧苗,一五一十的说道。    孙承宗接过秧苗,大概的看了一下,便把这秧苗还给了陈柏。    “那可真是一件好事了,有机会,我介绍徐大人和你认识认识,估计,你能和他说到一起去。”孙承宗来遵化的目的,并不是和陈柏讨论,这种红薯的产量,以及对大明的影响。    他的目的是代替崇祯看看,陈柏在遵化城到底干了些什么。    回过身子,看了一眼前方井然有序的农田,孙承宗不停的点头。    尽管他不曾种地,但也知道不少。    眼前这些土地,平整的不像话,就好像是用巨大的铁耙,仔仔细细的耙过一样。    如此模样的农田,非要下一番苦功夫不可,若是陈柏真有造反的心,又何必如此?    看到这里,孙承宗越发觉得,陈柏是一个能人,而不是所谓的乱臣贼子。    陈柏将手中的秧苗递给手下,随后带着孙承宗前往遵化城。    此处距离城池较远,孙承宗的车架停在远处。    但孙承宗并未选择乘车而行,而是与陈柏步行前往。    道路早已被陈柏修缮过,铺上碎石子与砂浆,再用压路机压平,比官道还要平整宽阔。    走在这种路上,就连心情也舒畅很多。    看着眼前平整的道路,孙承宗想起了自己出发之后,遇到的那些道路。    那里还是京畿之地,可官道大多年久失修,坎坷崎岖,与这里相比,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