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章 葬礼 (第2/2页)
人潜意识的影响,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使得眼前最傲慢的文官和他们的随从都是低下了头,心心念念,唯有感佩这两个字而已。 也就是眨眼之间,整个堡中就被眼前的一切给重新切割了一样,顿时就成了两个世界。 “张国华真人杰也!” 今日的葬礼仪式,刘景曜事前也是完全不知道张守仁要怎么个搞法。 老实说,大明的文官来钱的地方很多,这其中就包括给人写墓志铭和挽联。 当时人逝世,最普通的百姓能有一块地方安葬,能有一具柏木棺材就算是侥幸,别的事就不敢想了。 稍有身份的,请和尚来家里做场法事,然后体体面面下葬,还有钱请风水先生寻一块万年好地,那就是前生修来的福份。 再上一层,就是有身份的士绅,前者所需要的他们都是有了,再想锦上添花,那就得有好的墓志铭和挽幛一类的东西,用来鄣显自己的身份。 要是能入国史,那是一等一的身份,寻常官绅也不敢想,墓志铭外,再能有一生的行状被记录笔记,或是与人合著一本诗集之类的书籍,留下大名,也就不枉一生。 象刘景曜以前也是多次给人写过挽幛,墓志铭这种只吹捧不恶言的差事也是干过几回。这种银子是正大光明的赚,干这营生,哪怕是阁老也不能免俗。 严嵩当年,写的联和铭就不少,毕竟严阁老是一笔有名的好字,价格再贵,也是有人花重金相求。 在刘景曜等文官眼中,能做到上面的一半,就算这一生混的没溜檐儿,算是一个成功人士。 就算他们自己,死的时候,有上等寿材,上好的干燥山场坟地,能鼓捣一队道士加和尚做法事,然后有阁老级的大人物写个墓志铭行状挽幛……这一生这样就算足矣,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但眼前这一切,却是把以前的认知砸的粉碎! 相比眼前这一切,以往过去感觉最荣耀,最值得,最有脸面的做法,不过就是无聊无味的举动,只有眼前这样的葬礼仪式,才是使得人觉得,男人生于世间,如果能有这样的一场仪式,能使得眼前这些豪杰壮士如此缅怀,那才是叫不枉此生! “我儿值得过了,值得过了。” “咱们百户大人这样做法,我儿纵战死了,九泉下也必是高兴的。” 人群之中,当然也是有三个战死将士的家人,看到眼前的情形,虽然是忍不住的泪流满面,但脸上仍然是遮不住的高兴和骄傲。 死者已矣,在初闻死讯的头几天,这几家肯定是哀惨至深,任何外在的东西,也是弥补不了死去亲人的伤痛。 而随后数日,停灵,安顿尸身,清洗,换衣服等诸多繁琐的规矩上来,人的哀痛就减轻了很多。 再下来就是张世福代表堡中慰问,每家战死的,一次性就给百两白银,这些银子,在以前要一家人辛苦赚上十年,就算现在,没有几年功夫,也是绝无可能攒下这么多。 而且这只是初步的抚恤而已! 战死者的家属,称为烈属,每家门户前的墙上,都是挂着烈属的标识。 有这个标识,不论是谁,路过时都要低头静声,否则,就是挑战张守仁的权威!换句话说,这几户人家,日后在堡中除非是去欺负别人,若是有人想欺负他们,那可真是厕所里打灯笼,自己找死了。 这还只是荣耀的一种! 标门立户,从此不同于寻常人家,接下来就是具体的了。 各阵亡将士的遗族将会在工作,读书,医疗等诸多具体的生活琐事上,都是享受优待。比如医药全免,就算将来全堡和整个浮山都全免,但烈属可以享受不排队直接看病,或是随意挑选工作等最具体的优惠。 在规定这些时,不是没有人提出意见,张守仁只是一句话就堵了回去:不服气?你也拿命去换便是了。 在人的生命面前,这一些照顾优待,又算得什么? 此外就是每年的年节,规定也是要送数额不等的银子和蔬菜rou食,柴炭等物品,规定了有人送到家中,夏天西瓜,冬天取暖的炭火,这些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这些规定,直接就是叫不少人眼红,当然,愿意拿命去换的人,暂且还没有。 但看到这些,替张守仁效力的这些人,对自己的身后之事,却是再也没有一丁点的担忧! 这,便是张守仁花费重金的目的所在! ://..///37/37155/.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