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二章 为何而战 (第2/2页)
此时脸上怒气充盈,他在外头正迎宾时,被人紧急叫进来,临近张守仁的婚期出这种事,更叫他愤怒难遏。 “大人供给我们吃喝,拔我们于泥涂之中,他的话就是法,谁不遵守,就是眼前这例子,今天杀这几个,明天谁犯法了,我继续上报,继续砍人,都听到了没有?” “听到了!” 很多人参差不齐的答着。 “我听不见!” “听到了!” 孙良栋刚要后退,张世福又上前一步,目光沉稳有致,提气喝道:“你们吃的是谁的饭?” “张大人的饭!” “领的是谁的饷?” “大人的饷!” “受的是谁的恩惠?” “大人的恩惠!” “要报效大人恩德不要?” “要!” 这一次是所有人齐声回答,整整齐齐的纵队,横队,小队,排、哨,所有人都是昂首挺胸,用尽胸膛里最后的一点气息在呐喊着。 声音如海啸山崩一般,如果说刚刚还有人有点犹豫迟疑,这时候就是所有人都在用尽生平力气在呐喊了。 “好了,解散吧,各队带回。” 张守仁面色沉静,眼前几个心腹队官,用这样的办法,解决了一些心理上的抵触,吃人饭受人管,老百姓也好,军人也罢,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不过这还是近代军队的法子,能练出超强的精兵,但距离张守仁要的那种军队,还是差了那么一点儿。 当然了,从自己掌握部曲,令行禁止,变官兵为私兵的角度来说,眼下这一番教育,确实也是很不错呢…… “杀!” 所有各队的士兵们都是把长枪或是火铳往前面一斜,一齐喊了一声,接下来各队才纷纷把士兵们带回宿舍。 “就不要悬头示众了。”一群队官围拢过来,浮山营成立到现在,这么当众行军法,而且有处死的人,这还是头一个。 见各人都是面色凝重,张守仁也是喟然叹道:“这几个还好都不是我们浮山和附近集镇的人,听说都是打外面过来的?” “是的,青州府的两个,平度州一个。” 孙良栋是主审法官,提议从重从快处理的也是他,这些犯法士兵的底细,自然是他最为清楚。 “唔,查清他们的家人,抚恤银子尽快送去。还有,我要提醒你们,胶州以外的投军者,都是难得的豪杰,平时我叫你们一视同仁,此时敏感关头,更加不能使豪杰之士离心离德……要是被我发觉有人排挤外来者,你们都给我小心。” “是,下官不敢。” “本队一定一视同仁,外来者有表现优异的,优先推举入教导队。” “请大人放心吧……嗯,放心进洞房吧。” 到最后,孙良栋还是和张守仁开了句玩笑,众人都是哄笑起来。 大家笑,张守仁却并没有露出笑容。现在核心班底全是浮山出身,而外来的军将最多到中层,这样不好,看来要想一些办法,使外来者中的优秀份子尽快出头。 军中是不可能没有山头的,有大小山头,也方便上位者分化控制。 这一次受损的是外来的山头,他要在这件事上花费点心思了。 婚期临近,但烦心的事不少,一桩桩一件件的,叫他烦燥。 特别是,最近看邸报,他很有一种不好的感觉。 倒不是因为张献忠和李自成等人的动向,而是北边。 北边的各军镇都是太安静了! 蓟镇,宣大,辽镇,全部没有任何的敌情报告上来,没有遭遇敌袭,没有损失,当然,明军也不会去主动进攻。 打从崇祯即位以来,清军已经三次破口入塞,从时间和今年的迹象来说,应该是第四次了? 张守仁历史不是特别的强,不过清军数次入塞,给山东河北等地的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他还是十分清楚的。 清军数次入边,深入内地,攻克城池,明朝好比一颗大树,李自成等人是蛀虫于内,把大村的内心蛀成了空心。 而满清就是樵夫,不停的在外用斧子劈砍。 两相夹击,最终把参天大树砍翻在地。 清军数次进击,掠走过百万的人口,各种各样的物资,光是金银就有数百万之多,同时是烧杀抢掠,途经之地,往往就成赤地。 一直到几十年之后,被掠夺过的地方还不曾尽数恢复元气。 张守仁隐约记得,清军在今年会入关,但具体的时间和路线,将领人选,这些东西他就是记的十分模糊,根本想不起来了。 这就是历史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不同之处,有时候他也是自恨当初,不过谁能知道自己会穿越时空呢? 总之,前路多艰,君子仍需自强不息啊…… ://..///37/37155/.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