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喜 (第2/2页)
万内监充斥的宫中出人头地,哪一个不是吃尽苦中苦,哪一个不是在人jingzi里头拼杀出来的,不须微言,便明大义。 当下彼此点头一笑,王德化便是继续前行,曹化淳躬身送行之余,也是暗自感慨:“这张守仁不知道是怎么走通了首辅的门路,这一次看来,造化不小。” …… …… 崇祯正在用一些点心。 此时是下午四时一刻,皇帝从早晨天不亮就起身,先在乾清宫洗漱更衣,吃早饭,然后就是开始披阅奏折。 奏折很多,奈何一桩好消息也没有。到处请兵,请饷,到处报警,请王师援兵,到处烽火,到处是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 真是触目伤心,哪怕崇祯是帝王,早就练就的铁石心肠,但一想天下人对他的评价,自然是如坐针毡,心中十分愁苦。 他这个皇帝,当的委实辛苦。 过了十点,就是午膳时刻,皇宫还是保持着上古之风,以前古人是早起忙农活,快响午时吃饭,到下午再吃一餐,一日两餐。 现在民间已经是三餐了,但宫中正餐仍止是两餐。 用了午膳,开始见大臣,召对臣工,奏事时崇祯最关切的不外乎还是钱谷兵粮诸事,偏生朝中事多,那些臣子又十分罗嗦,每次奏对完事,崇祯就疲惫的恨不得死去算了。 到了此时,他已经疲不能兴,晚餐之前,略用一些点心,一个时辰之后,又是他回乾清宫披阅奏折的时候到了,每天不到三更之后,断然不会休息,有时候甚至已经睡下了,想起一事没有处置,就又得一骨碌爬起来,把该办的事情办完,才能躺下继续睡觉,就算是睡觉,也是满怀心事,很难睡好。 总之,这个三十还不到的人,已经满脸皱纹,华发早生了。 现在文华殿中,都是乾清宫的御前牌子伺候,宫人和太监从里到外站的满满当当的,总得有一百来人,点心是各式各样,在精巧的官窑瓷器里装着。 王德化进来时,正好崇祯正在喝汤,有一股异香扑鼻,饶是王德化吃过见过,日常起居还在皇帝之上,也是忍不住多闻了两下。 乾清宫的掌事牌子吴祥自然也是王德化门下,此时迎了上来,轻声问道:“宗主爷,皇爷刚刚歇着,有什么要紧事么?” 这是提醒,皇帝此时在休息,能不奏事就不要奏事的好,否则的话,长此以往,皇帝自然对某人印象极为不佳。如果要卫护某人,就不能在这种时候替他通传,如果要坑某人,就专门在皇帝不愿见人的时候通传奏上。 这种内廷内监的手口相传的秘决,对王德化这样身份的内监当然是用不上,吴祥此时就是纯粹的提醒了。 “皇爷在用什么汤,这般香法。” “王瓜对的海对虾,鸡汤打底,自然是香气扑鼻,皇爷十分爱用。” “霍,这时候还寻得着王瓜,你小子当差了不得。” “嘿嘿,也是碰巧了遇上了,要不然,真正寻去也未必寻得着。” 这会子可不比后世,大冬天的想吃什么有什么,历来寻常百姓,冬天只能吃泡菜酸菜,一坛子酸菜吃到开春,吃的胃酸泛滥。达官贵人和皇室当然不能这么着,京师丰台有暖房,不停的供给时蔬,不过今年战乱,京师在鞑兵接近时城门整天也不能开,蔬菜早就吃完,菜农也逃离不少,现在还有王瓜吃,就比往年稀奇了。 “十两银子一根,”吴祥笑着一竖巴掌:“用了整五根,皇爷进的香,也就值了。” “算你小子能耐。”王德化微微一笑,对他道:“禀报给皇爷知道,就说我来了,放心,是好消息。” “好勒。” 吴祥到得崇祯近身,低声禀报,崇祯心绪烦闷,前两天折损兵马之事还没有处理完,德州和济南尚在危险之中,一听王德化来了,他唯恐这个掌印太监带来什么不好的消息,顿时就是将碗一放,一碗鲜汤,尽管是五十两银子的本钱,他也是一口都喝不下了。 王德化却是满面春风,一脸的狂喜之色,到得金台之下,便是跪了下来。 “怎么了?” 太监每天在御前,不必事事下跪,一见王德化跪下,崇祯心中一沉,沉着脸便问道:“什么事情?” “奴婢恭喜皇爷,大捷,大捷啊!登莱镇浮山营游击将军张守仁疏报,他率麾下兵马出城击奴,与正红旗奴酋岳托交战,阵而破之,斩北虏首级八十一级,汉军首级六百三十五级,东虏首级九百六十一级,一共是……一共是一千六百七十七级!” ://..///37/37155/.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