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四章 提议 (第2/2页)
……这个数字,是很了不得啊!” 两个商人,也是十分擅于言辞,上来的话虽是奉承,说的却是与自己相关,而且是张守仁的得意之事。 “两位东主,大约是想与我谈来年合作粮食的事吧?” 张守仁不擅长谈判,也不喜欢绕弯子,索性不等这两个商人措词,自己便是直接将话先说了出来。 浮山这边,确实是在前一阵放风,粮食不要说在北边各省,在辽东和蒙古草原,就是在江南现在也是紧俏货。 随着张守仁屯田的推行,未来一两年内,登莱各地的产粮会迎来一个高峰。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举措。 明政府是只知增饷,拼命挤压农民的银子,而忽略了粮食的要紧性。没有粮食,拿到手的银子无非也就是贪官污吏们上下其手分肥而已。 崇祯十二年杨嗣昌改因粮为均输,加征练饷,号称要在九边练七十三万精锐,结果一直到崇祯朝灭亡,这七十三精兵也不知道在哪里,一年加征的六七百万银子的军饷,所用何处,也真的是一笔糊涂帐。 这种找机会给下头官员分帐的傻事,也就是崇祯能做的出来,而且甘之如殆。 “是的,我亢氏商行,愿意与少保长期合作……” 亢少东不是表面上的那种颟顸无能之辈,能代表亢家这样的最有实力的晋商在京城活动,本身也就明了此人不是凡俗之流。 张守仁直率,他也便是爽快的道:“少保那里现在的粮食出产尚且不足,想必自用的多。但来年可能就翻一番或是两三番上去,收成可能是百万石以上,现在咱们就是预先说妥,将来我亢家与范家两家,愿意分销少保大人所出的粮食……如果少保大人愿意,我们两家,愿意先凑二十万两交割过去,等大人的粮食外销了,到时候咱们再算帐好了……” “好大手笔!” 张守仁也有点意外,这晋商怪不得成功,果然是好大手笔,这里刚确定个意向,就愿意放下二十万银子! 他看了看范永斗,见这个中年商人很沉稳的点点头……这件事,想来就是范家和亢家预先商量好了的事了。 两家生意略有侧重,亢家是以粮食为主的大商家,在平阳老家,囤积粮食的房子有过千间,整个山西和河北到张家口再到辽东是一个庞大的地盘,在这些地方亢家都是控制了各地的粮食收购到销售,收粮的时候正好是官府收赋税,百姓缺钱,所以就故意压低粮价,等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故意抬高粮价,叫短粮的农民再高价从粮商手中买下粮食。 光是这种做生意的手法,就是稳赚不赔。 亢家一家的家产,在这时候就超过千万以上,论起富裕来,比起大明的皇家也是丝毫不逊色。 范家不仅是粮食生意,还和东虏勾手贩卖人口,卖情报,卖布匹和铁器……东虏虽然有不少铁矿,但开采能力有限,而且耗费太大,所以仍然需要从关内补充。粮食军器药材布匹到人口和情报,反正只要能卖的范家就起劲的往关外贩,这么着也是积聚了几百万的身家。 这两家凑出二十万银子,还真的跟玩儿一样。 好大一笔银子啊…… “两位还真是看的起我和浮山……”张守仁站起身来,呵呵一笑,对着两人道:“此事容我考虑一下吧。” “好,兹事体大,少保肯定是要想一想的。” “在下专候少保大人回音便是。” “嗯,请两位等我的回信。” 正事说完,张守仁向着两个商人揖手而别,大踏步而出。 等他一出去,亢少东刚刚那种谦卑的笑容就是立刻敛去,对着范永斗道:“范东主,你看如何?” “这人不简单,不是一个简单的将主格局啊。” “嗯,面对重利毫不动心,二十万两,恐怕连当今皇上也不能无动于衷吧。他偏偏就当听到一文两文钱那样,你说,这能是个普通的武夫么?” “他的粮食买不买倒不是很打紧,但这个人,倒是真要替汗王盯住了。” “哼,收人银子,替人做事,我等做到如此地步,已经足够了。” “这个倒是。不过他要是真有粮食卖,这生意也真做的过啊……” “哈哈,现在屯田能有成功的么?以前皇庄一百多万亩地,一年才收多少子粒银上来,那些世袭总兵官,哪家不是几十万亩地,一年才多少粮?我是真不相信,浮山这个屯田,能够成功,林文远这小子,有时候也会吹牛皮的!” “范东主说的是,到底是我后生年轻了……” 两个大商人都是jianian狡似鬼,彼此间也是一句实话没有,说到最后,都是哈哈大笑,似乎今晚之行,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了。 ://..///37/37155/.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