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天下一统(1)攻灭梁师都 (第6/6页)
,盗我土地,暴我百姓,突厥受而庇之,我兴兵致讨,辄来救之,彼如鱼游釜中,何患不为我有!借使不得,亦终不以降附之民易之也。 唐太宗霸气开怼,他告诉突厥使臣,契丹与你们突厥,并不是同宗同族。如今它们举族归附,大唐岂能将其弃之不顾,你们有什么资格前来向大唐索要!更何况,梁师都本就是中原之人,只不过长期窃据土地,又被你们突厥所庇护。消灭梁师都,是我们大唐内部的事情,何须你们突厥同意! 这句话说得相当强硬,唐太宗明明确确告诉突厥,大唐若是要荡平梁师都,随时都可以一战功成。其实,唐太宗这段话,是在警告突厥,你们最好不要插手,你们如果插手,那就连你们一块收拾。同时,唐太宗也是在给梁师都下最后通牒,这是大唐给你的最后机会,你好自为之。 通过这件事,唐太宗也看出了一点,突厥已经彻底放弃梁师都了。所以,直到此时,彻底消灭梁师都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只待唐太宗一声令下,唐军便能对梁师都的势力,实施雷霆一击。 果然,没过多久,唐将刘旻上表朝廷,向唐太宗陈述夏州军情。在奏表中,刘旻陈说,梁师都元气大伤,不堪一击,朝廷此时可以大举出兵,击灭梁师都,攻取夏州。接到刘旻的上奏,唐太宗决定,正式出兵攻灭梁师都。 贞观二年四月,唐太宗委派右卫大将军柴绍、殿中少监薛万均二人,率领唐军主力,攻打夏州统万城,直取梁师都政权。另外,唐太宗又命夏州长史刘旻,率领一队精锐,陈兵于朔方东城,威逼梁师都,策应唐军主力。 此次,唐太宗委派进攻梁师都的两员主将,皆是军功赫赫的百战名将。其中,柴绍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姐夫,已故平阳昭公主的丈夫,常年追随唐太宗四处征战,战绩斐然,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大唐开国元勋。 另一位主将薛万均,正是猛将薛万彻的哥哥,兄弟二人以勇猛善战著称,曾在罗艺麾下效力,打退过窦建德的进攻。后来,罗艺降唐,薛万均、薛万彻兄弟二人,也跟着一起降唐,在太子李建成手下效命。如今,薛万均是唐太宗委以重任的大将,此番与柴绍共同领兵,进讨梁师都。 两路唐军,对夏州步步紧逼。柴绍、薛万均率领主力,直逼夏州,刘旻则指挥偏师,筑营于朔方东城,威胁梁师都,形势对梁师都非常不利。最后,经过短暂思考,梁师都决定,先攻破刘旻所部偏师,再迎战唐军主力。 于是,梁师都引领突厥部众,出至城下,直攻刘旻所部大营。面对梁师都的主动进攻,刘旻麾下将领夏州司马刘兰成,沉着冷静,不急不躁,命令将士偃旗息鼓,坚守营寨,不与敌军正面交锋。 梁师都率兵在营外挑战,无论如何叫骂挑战,唐军纹丝未动,拒不出战。很快,梁师都所部便xiele气。到了晚上,梁师都引兵退去。看到敌军后撤,刘兰成觉得时机已到,战机稍纵即逝。于是,刘兰成率军倾巢而出,在后追击梁师都所部。结果,梁师都被打得大败,损失兵马不计其数。 原本,梁师都的计划是,趁唐军主力到来之前,先击败驻兵于朔方东城的唐军偏师,解除夏州城的威胁,再全力与唐军主力决战。没想到,事与愿违,梁师都反被唐军击败,损兵折将,只能龟缩城中,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就这样,梁师都再也无力回天,唐军将夏州团团围住。 虽然,突厥此时自顾不暇,俨然已经放弃梁师都了。但是,双方毕竟还是名义上的盟友关系。唐军大举围攻夏州,作为梁师都的主子,突厥自然不能袖手旁观,就是做做样子也行。 因此,突厥颉利可汗派出了一支兵马,前来支援梁师都。其实,突厥派兵救援,就是摆个姿态给梁师都看。当时,恰逢大雪降落,羊马冻死不计其数。所以,这样一来,突厥军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当柴绍、薛万均两员大将,率领唐军主力,行至距离统万城数十里的地方时,与前来救援的突厥大军,狭路相逢。遭遇突厥大军之后,柴绍、薛万均迅速指挥唐军,奋力出击,向突厥军队发起猛攻。最终,在唐军将士的强悍冲杀之下,突厥军队兵败如山倒,四散而逃,被迫撤围退去。随后,唐军顺势围住朔方,展开猛烈攻势。 经过救援梁师都的大败,突厥遭遇重创,也清楚地意识到,唐军对梁师都志在必得,便再也不敢前去救援。没了突厥的救援,梁师都彻底成为了一颗弃子,无人问津,城破覆亡是迟早之事。 不过,到了这个地步,梁师都依旧不肯认输,率部负隅顽抗。不久,朔方城中粮食耗尽,变得岌岌可危起来。人心惶惶之下,梁师都的堂弟梁洛仁,发动兵变,斩杀了梁师都,然后举城投降。而后,唐军攻占朔方。朝廷擢升梁洛仁为右骁卫将军,封朔方郡公,以梁师都所占之地为“夏州”: 师都引突厥兵至城下,刘兰成偃旗卧鼓不出。师都宵遁,兰成追击,破之。突厥大发兵救师都,柴绍等未至朔方数十里,与突厥遇,奋击,大破之,遂围朔方。突厥不敢救,城中食尽。壬寅,师都从父弟洛仁杀师都,以城降,以其地为夏州。 至此,梁师都政权正式宣告灭亡,唐王朝一举拿下了陕北高原、河套平原的大片领地,拔掉了大唐开国的最后一枚钉子,取得了统一战争的最后胜利。 梁师都从起兵到最后灭亡,前后历时十二年,贯穿于整个唐初统一战争始末,算是隋末唐初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割据群雄,却最终难逃灭亡的命运,官方史书中,这样评价梁师都等人的灭亡: 沈法兴狂贼,梁师都凶人,皆至覆亡,殊无改悔。自隋朝维绝,宇县瓜分,小则鼠窃狗偷,大则鲸吞虎据。大唐举义,兆庶归人,高祖运应瑶图,太宗天资神武,群凶席卷,寰海镜清,祚享永年,功宣后代,谥曰神尧、文武,岂不韪哉! 经过十年努力,截至贞观二年,李唐王朝终于扫平群雄,一统天下,实现对全国的统一,正式迈向了一个强大、昌盛的大一统王朝。事实证明,历史选择了李家,选择了大唐王朝。 但是,话说回来。攻灭梁师都政权,并不是唐朝的最终目标。唐朝的最终目标,是要以消灭梁师都为跳板,扫平出兵突厥的军事障碍,大规模对突厥实施武力征讨。那么,在此期间,唐朝与突厥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军事博弈?唐朝最终又是如何打败老对手突厥,将大唐旌旗插到塞北草原之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