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 盼君归! (第1/4页)
我本边军一小卒正文卷第一百三十二章盼君归!幽州苦寒,地阔而人稀。 故又称为‘辽’。 所以镇辽城,名为镇辽,实为镇幽州。 …… 大雍太康五十九年,十一月初二。 再过不到两个月,就是新年了。 明年是太康六十年。 一甲子一个轮回。 到时候必定是普天同庆,为太康帝君贺。 只是如今的镇辽城中却是看不到任何迎接新年的喜意。 街上往来忙碌的人们行色匆匆,大多低头垂目,满面愁绪。 不时有人抬头,却不是看路。 而是目光忧虑地望向北方。 ‘已经出征了快一个月了……怎么还没个消息传回来?’ 先前定北、廊居两城被屠的惨状,传到镇辽城的时候。 整个镇辽城的百姓,全都义愤填膺。 誓要向那些畜生讨回这滔天的血仇。 可后来当镇辽军奉命出塞征讨那些蛮狗之后,这些义愤填膺的愤慨,很快便化作了对自己出征儿郎的忧心。 毕竟战场上刀箭无眼,只在生死一念间。 万一有个什么好歹,他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面对那等残酷的现实。 这一刻,他们真的有些后悔了。 后悔当初不该叫嚷得那般大声,以致于似乎真让那位神都镐京的帝君陛下听到了。 这才逼得自家儿郎不得不提上镇辽刀,跨上辽东战马,与那些该死的凶残蛮狗搏命。 不过事已至此,他们此时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为那些驰骋疆场的儿郎们不断祈祷。 不求儿郎能立下什么功勋,青云直上。 只求他能平安归来。 哪怕缺上一条胳膊,少上一条腿…… 而这一声声祈祷中,自然也少不了姜婉。 昨晚又熬了个夜,总算是将绍哥儿那身冬衣缝了个大半。 只是这样一来,一夜没怎么睡的姜婉,早晨起来精神上不免有些恍惚。 隐约总听到绍哥儿似乎不断在耳边‘婉娘,婉娘’地呼唤自己的名字。 姜婉暗道,自己真的是想他,想得整个人都痴傻了。 这般摇头温婉一笑,姜婉再次拾起还没做完的冬衣,一刻也停歇地穿针引线起来。 离新年不远了。 她必须要抓紧时间,好让绍哥儿征战归来的第一时间,穿上这身新衣裳。 免得再有人在背后骂他穷酸。 虽然她知道绍哥儿不在意这些,但是她在意。 每次听到有人这般说她的绍哥儿,她就恨不得上前撕烂了对方的嘴。 然后再打得对方满地找牙。 看他们谁还敢胡咧咧! 可是她不敢。 她的绍哥儿可是读过圣贤书的翩翩君子,最见不得女子这般粗鲁无状。 她可不能丢了绍哥儿的脸面。 所以她只能忍。 一面忍,一面跟着婶娘学着这繁复难懂的针线活儿。 天啊! 这太难了! 姜婉犹记得当初自己看着扎得满手是血的凄惨模样。 练武再苦,也没流过一滴眼泪的她,一下子没忍住泪眼婆娑起来。 不过在看着那个傻子当时紧张的模样,姜婉又很想笑。 然后悄悄将手藏了起来,又哭又笑。 只是可惜啊,就在姜婉好不容易学会了针线活的时候。 绍哥儿跟着叔父从军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等她好不容易攒够钱,从布店买好布匹的时候。 绍哥儿又出征了。 这世上的很多事情就是这样。 等你真正做好准备的时候,总有这样那样的事情发生。 打乱你之前的所有准备。 让你猝不及防。 姜婉不知道送绍哥儿北征的那一天,自己到底是怎么回来的。 只感觉自己的魂儿,似乎也跟着一起走了。 这就样浑浑噩噩过了三天,才悠悠醒转过来。 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她开始没日没夜地缝制手上的冬衣。 因为只有这样她似乎才能感觉到自己还活着。 活着等他从战场归来。 活着为他解下战袍,换上这身冬衣儒衫。 就这样,时间似乎也就一天又一天的过去了。 ‘似乎也没有想象的那般难熬……’ 姜婉有些恍惚地想着。 随后将手中已经渐渐成型的冬衣,撑在身前仔细打量着。 并不算贵重的布匹,自然做不出华丽的衣衫。 但姜婉料想她的绍哥儿也不在意这些。 只要是她送的,他一定会喜欢的。 想到到时候他穿上这身冬衣,昂首阔步走在镇辽城中的样子。 姜婉就想笑。 她其实很喜欢笑。 习武天赋很好。 性子也烈得很。 但自从绍哥儿读书以后,她就渐渐收敛起这些与绍哥儿格格不入的东西。 从那以后,她就是姜婉,温婉的婉。 不过她不觉得委屈。 只是对绍哥儿有些愧疚。 因为她本不是绍哥儿喜欢的样子,只是让自己变成了绍哥儿喜欢的样子。 这让她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弄虚作假的卑鄙小贼。 不过小贼就小贼吧。 只要能得到绍哥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