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6章 落户和租房 (第1/2页)
都不需要何雨柱多说,蔡全无见落户和改成份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很自然的就开口表决心, “主任你放心,来北平之前我就准备好了,再苦再累都不怕。” 李红缨点了点头,也没多说什么,然后就转头看着何雨柱, “柱子,既然蔡全无同志初来乍到,那你就多caocao心,帮他把落户的事情办好, 正好你来街道也快两个月了,基本没怎么休息, 趁这个机会,我就给你放一天假吧。” “谢谢红缨姐。” 出了街道,何雨柱一行三人来到最近的公共汽车站,坐着一辆上黄下红、木质车身的T234大道奇往正阳门而去, 虽然何雨柱经常在大街上看见这种道奇公交车,但还是第一次坐这玩意儿出门, 何雨柱感受最深的,就是热, 越靠近汽车尾部的那个五一式煤气炉,就越热,特别是现在还是9月初,那就更热了, 同车的老百姓更是骂着西方国家, “该死的白头老鹰,不卖汽油给咱们,缺了大德了,害得咱们的公共汽车都只能烧煤和木炭,热死个人了......” 还好,此时的北平城并不堵车,大道奇很快就绕着故宫来到了正阳门。 下了公交车,走在前往大栅栏儿街道的路上, 给何雨柱印象最深的,就是各种酒楼饭馆门前挂着的幌子, 比京城其他地方都要密集得多。 这年代,由于全国90%以上的人都是文盲、半文盲, 他们不识字,出门吃个饭,连最基本的招牌和菜单都看不懂, 这些幌子就起到一個辨认的作用, 不同数量、不同颜色、不同装饰的幌子,代表着不同的档次、菜系和经营范围, 一般平民百姓,能进的,基本上就是那种挂一个幌子的小店, 吃点打卤面、杂酱面什么的, 稍微富裕点,兜里有俩糟钱儿的,就进两个幌子的店面, 吃点精致的小菜,喝点小酒, 再上面就是丰泽园、萃华楼这种挂三个幌子的,经营一种特色菜系的名店, 进去的都是全北平有名有姓的主儿, 最高明的,得数挂四个幌子的大酒楼, 那是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所有菜系无一不通、无一不精, 客人点什么,那就得能做什么的, 不然就得老老实实的摘牌子,赔礼道歉。 不过这样的店铺在曾经的京城有, 在当下的北平就只属于传说了,反正何雨柱是没见过, 或许津门、淞沪、盛京这些经济发达的地区还是有的吧! 当然,大栅栏儿可不只是酒楼饭馆, 各种生药铺子、裁缝铺、绸缎庄、集市、旅店、戏园子、茶馆让人目不暇接。 就连蔡全无都感慨,大栅栏儿不比津门最繁华的街道逊色。 一路走走停停,好一会儿才来到大栅栏儿街道, 果然就像李红缨说的那样,蔡全无落户毫无问题,很快就办好了, 甚至在得知蔡全无是初中文化的时候,街道主任李铁山还邀请蔡全无到街道上班, 好在蔡全无是个意志坚定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