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39.瓦特曼的连台 (第1/2页)
十九世纪就医指南正文卷139.瓦特曼的连台现代的上下颌骨切除术,因为大面积颌面骨骼缺失,往往会依照病人要求选择做自体植骨。也就是截取身上一段骨头连带着周围的肌皮瓣和血管,一起移植到病人的嘴里。 自体移植成功与否和血供畅通有关。 受限于缝合针线的精细度,现在肯定没办法做这种直径不足5mm的小血管吻合,直接用象牙做简单的填充才是最方便的。 不过对于骨骼塑形,现代选择用计算机做辅助设计,将长骨截成小段,然后用钛板作出连接弧度。而在19世纪靠的就是一些充满艺术感的个人技法了,从铸模到后续切割打磨,将全权交由维也纳最出名的雕塑大师来cao刀。 手术区域内没有刚才卡维的热闹场面,但卡维的观点震撼着所有人的大脑。 象牙做成上颌骨塞进脸里的cao作就已经够前卫了,连接牢固与否其实都不重要,只要能做成,就将是颌面部外科手术的一座丰碑。现在又加入了金属板和铆钉固定,把人的骨面当成铁皮军舰,想想就离谱...... ......但又似乎可行。 一个好点子总能激起不少反响,很快观众席上就有几位擅长整容外科的医生掏出了笔记本。不需多问,他们就能从这个点子发散出许多解决人工上颌骨的办法。 但外科做的终究不是工业机器维修,不论想法多么新奇,最后还是要归结到同一个问题,那就是金属板和铆钉怎么做到消毒,如果出现了感染又该怎么办? 塞进皮rou内的物品不像手术切口,可以做敞开和二次消毒。如果在体内发炎肿胀,切开引流事小,永久拆除这块骨头事大。 就和之前查尔斯的顾虑一样。 医生终究是在为病人解决病痛,而不是制造麻烦。如果造价高昂的象牙没办法做到一劳永逸,或者至少没有做到高概率地解决掉大部分麻烦,那使用它制作它的意义又在哪儿呢? 卡维也知道这一点,他穿越来这儿最想做的就是抗生素。 可惜药物制作有非常高的门槛,抗生素的制作也实在麻烦,实验室里靠萨瓦林和马蒂克两人劳动力严重不足,现在能验证出产褥微生物的存在就已经是极限了。 “如果用石炭酸给石炭酸做长时间浸泡,不知道可不可行。” 瓦特曼点点头,对这个办法很满意,但还不够:“象牙其实还好,麻烦的是口腔内的切口。上次下颌骨切除后,就算溃烂了处理起来也很方便,可现在在嘴里。如何保证口腔内的消毒?天天给他含着石炭酸吗?” “那肯定不行,我觉得可以用浸了石炭酸的纱布做填塞。” “毒性有点大。”瓦特曼摇摇头,“自从卡维养的那几个田鼠因为长期受到石炭酸刺激导致死亡后,我对这东西总是持怀疑态度。” “高浓度酒精恐怕也不行。” “既然这两个都不行,那漂白水就更不行了。” “先用石炭酸试试吧,本身浓度就不高,再尽量弄得干燥些。”卡维这时说道,“在填塞纱布之外,还需要多做冲洗,除了生理盐水的冲洗,还有消毒液的冲洗。” “用什么?” “那三种可都没办法用在口腔啊。” “最近我在研习了法国化学家泰纳尔的论文后,发现他所发明的一种强氧化性化合物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1】。”卡维说道,“测试后发现,在3%的浓度下对人体和动物都无害,甚至可以作用于创面,我觉得可以拿来一试。” “你又发明了新的消毒液?” “不能算发明,只能算发现。”卡维解释道,“这种氧化剂要比石炭酸更安全,但更容易分解。” 瓦特曼听了卡维的建议,新消毒液听上去似乎不错,但仍然无法彻底解决他的疑问。上颌骨切除后遗留下的大块缺损和创面,不是靠冲洗就能解决的。 他忽然看向身边的查尔斯:“对了,你刚才说的腭护板,能不能做得大一些?” “什么意思?”查尔斯停下了手里的工作。 “可不可以在可脱卸的腭护板和牙托里垫上石炭酸纱布,这样就能保护上面的创面。” “可以倒是可以,就是重量有些大。” 瓦特曼叹了口气:“病人已经算幸运的了,如果肿瘤再往上长一点,将眶下壁一并切除的话,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他的左眼球。按解剖结构来看,没有眶下壁会让包括眼球在内的眶内容物失去支撑。”【2】 “会往下坠吧。” “肯定会的。” “如果真遇到这种情况,腭护板 纱布填塞应该也能行得通。” “等软组织慢慢长出来么?” “也许吧,这例上颌骨切除也是我下了决心才做的,再扩大切除范围还真没见过......” ...... 手术的cao作时间不长,只用了不到1个小时就切下了上颌骨。手术的结果还算不错,只是过程和奥尔吉一样,都太过粗糙。该止血的地方没有止血,该细致分离的地方囫囵吞地一刀带过。 外科虽然有许多分支,各科之间也没多少联系,但外科手术的基本技法还是相通的。 上颌骨血运要比下颌骨丰富,手术中尤其是在切割过程中出血量较大。如果是卡维来做,肯定会尽量做好止血工作,如果可以的话还可以先行做颈外动脉的结扎,能够极大地降低出血量。【3】 而对于翻开的肌rou皮肤,瓦特曼也没有做到保护血管,有好几处出血都是没必要的。 手术过程中没出现意外,在所有人眼里都是成功的,但真正的结果还得等病人恢复之后才能下判断。 瓦特曼对于切除后的后半段肌皮缝合没有兴趣,把它们全让给了助手们,自己作为主刀也只是稍稍看了两眼而已。 比起大刀阔斧的手术,术后和观众席的讨论互动时间反倒是占去了不少时间。要不是主持人进来说下位病人已经到了休息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