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传8:脱胎换骨进行时 (第2/2页)
老实实回答之后,他噗嗤一笑。 “Coogie啊…他自己的水平就挺一般,倒也正常。” 笑着摇摇头,男人回头在白板继续写写画画。 先是一个三角形,然后每个角上分别写上一个词。 分别是“技巧”、“叙事”和“音乐性”。 才这么一写,成玉琢就明白了大半。她只是缺乏系统的学习,又不是小白。 但她没有着急开口,静静听老师解释。 “三个词顾名思义,分别代表一首作品的三维属性,技巧指FLow、押韵、语感等各种细节表达,技术流说唱也是很常见的一种风格。 “叙事则主要是歌词传达,一首歌是否言之有物,是否真正触及内心,是否能让人感同身受,都是重要参考因素。专注这个维度的风格,我们一般称之为StoryTelling,所以叫叙事。 “音乐性就更简单了:好不好听,有没有氛围感,带不带旋律,不带的话是否朗朗上口,是否有韵律的美感,都能统称为音乐性。” 系统地整理完,Mad又抛出一个问题。 “那我问你,为什么这个三角,叫动态三角呢?” “动态…” 成玉琢咂吧了一下这个词,老老实实摇头。
“这里的动态,指的是此消彼长的意思。” 男人给出答案,“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技巧、叙事、音乐性都做到极致的作品,只要专注一边,另外两边是不可避免会削减的。” “真…的?”见他说得斩钉截铁,成玉琢下意识没办法认同。 “你现在就可以用创作者的角度,尝试去写一首三维拉满的说唱作品——或者直接在手机里翻翻,存不存在这样一首歌。” 不用他说,成玉琢就已经在寻思了。 在脑海飞速寻觅了一番,好像确实如此。 即使是自己爱不释手的那些好歌,也没办法用“极致”这种词来形容三个维度。 因为客观意义上,这三点就是难以兼顾的。 强调叙事的作品需要大量精准而敏锐的词汇量,但字数越多,就越不利于说唱技巧的释放,毕竟Rap就是要有层次感、有快慢停顿,容纳不了太密集的字句。 不乏有兼顾这两者的作品,但又不可避免在音乐性上有缺失。 ——好听的作品最强调韵律,而韵律越复杂越难以打动人心,又与叙事难以兼容。 “我……好像明白了。” 而Mad没有停,他还在系统地抛出一个又一个理念,把成玉琢前半年的所见所闻知识化、条理化。 一盏崭新的大门好像在成玉琢面前徐徐打开。 “作品有动态三角不假,但说唱音乐人的五维属性你知道吗?它是能对作品有增益作用的。 “什么叫通俗意义上的好歌?市场上的好歌和节目上受追捧的好歌是一类吗? “过度追求极致反而会造成作品的‘信息茧房化’,要不叫好不叫座,更甚者沦为过于个人的作品,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大部分Rapper都离不开自己背后的人——制作人,在后期制作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台前Rapper的个人实力还重要吗? “什么是歌手的艺术人格,艺术人格对于作品的传唱度是否是双刃剑? “……” 不到一个月的课程,真的能让自己更上一层楼吗? 一开始成玉琢自己也犯嘀咕。 但随着课程的深入,随着对说唱的兴趣越来越大,随着废寝忘食的钻研与深耕。 她也忍不住开始期待了。 期待那个脱胎换骨的自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