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小盐商  (第1/2页)
    等胤禩和若淳俩人来到隔壁雅间,这里果然已经收拾停当。    房里点着炭盆取暖,尽管已经开窗通风了,但酒气还是有些重,显然俞志良和邓青云这两个刚才喝得不少,可桌面干干净净,摆了数盘精致点心,一眼就知道是给谁准备的。    胤禩进门后瞧见,似笑非笑道:    “你们倒是有几分小机灵,知道讨谁欢心。”    俞志良赔笑道:    “小的觉着您是位疼媳妇的爷们,只有窝囊汉子才打婆娘,有本事的都对自家女人好得很呢,到哪都是这道理,是不是?”    “既然请二位过来喝茶,那必定得让贵夫人舒服些才好!”    看看这张嘴。    俞、邓这两个,俞志良看着有三四十了,后者面嫩些,只是个青年模样,所以说话时主要是俞志良牵头,邓青云附和一二。    胤禩迈着四方步,带着若淳到桌旁坐下,而后对他们俩招了招手:    “行,你会说话,过来把在外头没说完的接着说说。”    邓青云还傻愣愣地没动,俞志良恨铁不成钢,扯着他衣袖就坐到了胤禩右手边上,离若淳有段距离,亲近中透着规矩。    他搓了搓手,嘿嘿笑道:    “小的先前喝得有点多,嚷嚷时恐怕已经吵着二位了,那我也就不兜圈子了。”    “实不相瞒,我们二人是结伴从江南而来,地方呢就在扬州府高邮州附近,做的是窝商和运商生意。您知道这盐商里分了哪些商么?”    胤禩嗯了一声,点头说:    “知道,窝、运、场、总,窝商和运商是最底层的,前者有引窝可以产盐,后者有人手和路数可以贩运出去。跟后两者相比,赚的都是辛苦钱。”    这些事情,尚书房里的师傅们不会教,也不敢教。但康熙作为一个相对称职的汗阿玛,平日时常考校儿子们的功课,偶尔也会拿奏折上禀报的事情来提问教导。    是以,胤禩虽然还没开始办差,却也已经知晓一些最基本的事务。    俞志良一听这话,眼睛都开始发光了。    他一拍大腿:    “哎呦,没想到您对江南盐商也是颇为了解啊,那就更方便了!”    “我跟您细说说这事儿……”    这事情说起来也并不复杂。    原来,俞志良和邓青云都在泰州下属的一个县做生意,比起泰州,他们实际上离高邮州更近一些。    康熙之所以时隔十年再次南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视察河工,而恰好高邮这地方就是水患重灾区。    黄淮决堤,沿岸农田被洪水浸漫,高邮的高家堰动不动就决口数十处,是附近问题最大的。    他们两人身在泰州,实际上与高邮的官员关系紧密,这次康熙南巡视察,一旦降罪于高邮州,那么州中大小人物都得摘了乌纱帽还乡去。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高邮那帮人临了临了想起来自己手下还有这么两号油滑人物,俞、邓二人被裹挟着,也不得不接下这差事来趟京城,求爷爷告奶奶地想找点门路,但他们那点子家产,怎么可能在一群富可敌国的皇商里拿得出手?    于是,两个分头行动又失败的人就灰头土脸来广聚轩喝闷酒骂娘,结果碰巧就撞见了隔壁两位贵人。    要知道,“福晋”这个称呼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喊的。    只有亲王、郡王,或是世子、皇子的正妻,才能被称为福晋,否则就是逾制,要掉脑袋的事情没人敢开玩笑。    如此一来,隔壁的身份再低也不会低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